你的归因跑上了错误的轨道

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无意识的犯同样一个错误,最可怕的是自己很难发现犯了这个错误?

那么它是什么呢?

简称归因偏差。

尤其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根据他人的言行而做出反应。

而在对他人行为解释时我们会无意识的归于这个人的人格态度等特质上,而不是就事论事的理性分析。

因为人脑中有两个运行模式,一是情绪脑,简称外周途径,能更快捷的帮助我们做出判断;二是理性大脑,简称中心路径,经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大脑更多的信息做出判断。

相较于重大决策,我们不需要每一次都调动自己的理性脑去分析。

这时,归因的偏差便有机可趁了。主要表现在对他人的成功失败的归因中。

当他人成功时我们更倾向于归于外在的原因,比如他运气好等;而当他人失败时,我们更倾向于归于这个人自身,如能力不够等。可能这时你会反问?平时的自己是这样吗?这态度说变就变啊,你可以试着观察下自我。

而最让人笑话的是,当这个主人公是自己时,那么我们的归因刚好相反:成功时我们觉得自己信心满满,归于自我的能力;而失败时,第一反应是这次面临的问题还是很难的。

这是出于人们的自我价值保护,人性使然。

而为什么人对于自己和他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归因呢?

一定程度上,这源于视角和掌握信息的不同而造成的。

当作为观察者时,事件评价的利弊关系与自身利益无关,我们则更关注行动者本身,而这相对于行动者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观察者的信息掌握量远少于行动者,这导致观察者对他人行为的错误评价;而当我们自身作为行动者时,除了对自身价值的保护外,我们掌握更多的关于自身行动的信息,做出的决策更多的偏向于自身利益。

了解自己的归因偏差,客观的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对他人不包容有时是一件不“厚道”的事,因为你的归因偏差出了“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的脱胎换骨。 人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道什么是极限。
    奥义吾性傲以野阅读 942评论 0 0
  • 入洛游梁,叹我昨日太轻狂 金谷作尘,棋局翻覆烂柯梦 苦道得,石间雾与人俱空 待把潇湘化碧虹 笑那红尘 不似草堂昨日春
    Trickster阅读 1,586评论 0 1
  • 文件搜索 查找需要消耗大量资源,避免在服务器高峰时查找,查找范围越小,条件越精确越好 find find 搜索范围...
    code_nerd阅读 3,150评论 0 0
  • 经历过爱和恨才知道相爱没有那么简单!回忆是把双刃剑有笑也有泪!只有懂你的人才会让你幸福!爱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全是满...
    陌上花开ing阅读 87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