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第八期笔记
《未被选择的道路》
弗罗斯特
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是我不能同时涉足啊,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其中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处。
但是,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是我知道,路径延续无尽头的,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
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
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其中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特别喜欢这首诗。人生就是这样,回首往事,总是感慨万千。那如何去做选择,让自己的人生不纠结呢?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一、终点站
曾鸣教授提出来的一个词,叫“终局思维”。就是你不要漫无目的地想什么长远,你就想你要到达的那个终点站是什么,把它想清楚,然后倒推回来,决定你当下、此刻的行动。
例如:
1.你现在就去想这一份工作我愿意干到退休吗?如果愿意,那就选它。
2.一件事要不要干?假设这件事干成了,我们向外界骄傲地开新闻发布会,请问这新闻稿怎么写?
二、指南针
指南针。它看起来非常单调和枯燥,指向同一个方向,从来不变。在人生的选择当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剧烈的变化,但是真相是不变的东西比变的要重要。
例如:
1.如果家里有一个小宝贝,你想给他养宠物,是选小动物呢还是小植物呢?养植物不要养动物。为啥?很简单,动物跟小孩互动给的反馈太快了,逗一只猫逗一只狗,马上给你反馈,这个体验实际上就是电子游戏,给你很快的反馈。但是人生大量的问题不是这样的,没有那么快的反馈,从小学一直到高考十几年最后才会给你一个答案,那个反馈来的慢。很多人成功不都这样吗?需要你忍耐,而且等待。
2.如果你在森林迷路了怎么办?找活水。因为:第一,你找到了活的水,你的生命维持的时间就更长。第二,森林里的其他的小动物,它们也是要来找水的。所以你在水边,更容易捕获猎物,这就有了食物。第三,假设这一片原始森林里面还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人,假设他是一个聪明人,他也会来找水,所以你在水边遇到另外一个聪明人,然后两个人协作,一起走出来的概率更高。第四件最重要,你想水是什么?是一口泉眼→泉水→小溪→小河→大江,你顺着它走,你有可能会走冤枉路,但是绝对不会走回头路。
3.选书标准?假设一个场景,假设你的女儿今天出门旅行,行李箱已经塞满了,你要不要把这本书再给她塞进去?虽然你知道这本书挺沉的,但是这本书一定要看。对女儿的爱是你的指南针。不要去想这个书是什么。
三、金丝雀
金丝雀对瓦斯特别敏感,一旦在矿井里看到金丝雀晕厥就赶紧撤。
例如:
1.一个老者嫁闺女的原则:第一,不能赌钱;第二,你们俩吵架吵得再生气,你不能打她,不能家暴。出现这两种情况一定过不好,一定不幸福,这就是原则。
2.再比如普通人投资,绝不要用杠杆,也就是绝不能借钱投资。
四、白衬衫
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最终会走向成功的人,他在选择这件事情上,第一件该做的事是减少选择,所以最终的大杀器来了,我们称之为“白衬衫”。
例如:
1.乔布斯这辈子出来往往都是穿那种黑T恤;还有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打开衣橱一看,一模一样的灰T恤好多件;还有著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也是同样的衬衫配好领带,打开衣橱,好多件一模一样的。很多商场的成功人士,打开他的衣橱,五件一样的白衬衫,配好领带,一件一件挂在那里,每天从不在穿衣服这件事情上耗费精力,为什么?因为这种选择不值得。
2.老子当年在《道德经》里就讲过这么一番话“少则得,多则惑”。越少的选择,你得到的才越多,更多的选择你就迷惑了,你就糊涂了。
3.凡是好企业,他们的努力都是把你的选择变少。要不然为什么他们要花那么多钱去做广告?做广告就是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消费品类的少数品牌上,让你的选择变少嘛。
4.普通的餐馆,他的菜单极长,可是如果你去高档餐馆,好餐馆,你会发现它的菜单相对短。据说,有的顶级的米其林三星餐馆根本就没有菜单。不给你选择,有的时候反而是最好的社会协作伙伴。
什么事情值得选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想要活得好,两条原则:第一,减少你的选择,把你的注意力资源省下来用在你最擅长的事情上;第二条,把那些不做的选择交给那些更加专业的人士,很多事情是不值得选的。
我们做的是什么重大选择:
上什么大学,
选什么专业,
进什么公司,
和谁结婚……
其实本质上都一样,你在选择我进入什么样的环境,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是人生最大的变量。
人生是有一个定义的,你现在的人生其实就是你此前所有选择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