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已经24岁了,还是现在这个状态,时不时都会生出一种恐慌。想提笔写下自己的故事,但我乏善可陈的人生中,真的是遇到太少的人和事能让我印象深刻。我太被动,所有一切都遵从顺其自然。爱情是,所以我现在还单身,因为长大了,却并没有优秀到成为人群中的发光体。友情更是,我作为主动一方的友情已经慢慢淡了;但因为有一个更主动的朋友,所以我拥有了让许多人羡慕的友情。我们一路走来,并且相信还会一直走下去……
刚过12岁生日没多久,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因为需要选择一所离家更近的初中,所以没有和我的小学同学们一起升学,在这里,除了极个别和我一样选择的但是还没分到同一个班的同学,我基本不认识什么人。
因为梅雨,要对教学楼后山的护坡进行重建,初进学校的我在等了几天后终于进了陌生的教室。第一件事,对教室大扫除,看到周边同学三三两两的都在和熟悉的说笑,约定待会和谁坐同桌,而我却什么人都不认识,当时是有点恐慌的。从后往前,打扫到前排时,看到一个女生在艰难的挪动一张桌子,我上前帮了她,换得一个笑脸。
“你有约定的同桌吗?”她问
“没有”
“那我们待会坐同桌吧?”
“好啊”。
这个“好啊”说完,顿时之前的慌乱一扫而光。从此,因为有她,我很愉快的度过了对新环境的适应期。她是我成为初中生后的第一个朋友。
换座位,是影响同学圈子的影响因素之一。期中考试之后,我们换座位了不再是同桌,我俩的座位隔了挺远。和班里同学都熟悉之后,我也遇见了几个聊得来的朋友。渐渐的……我们疏远,直到初一结束。
初二,我们班,整个打散,全部同学插到了其他各个班级。我去了六班,她去了四班。本来,我们可能和其他人一样,本来不深的感情随着不在一个班渐行渐远。但转折就在于她完全变成和和初一时不同的精神面貌,和老师申请加入校园广播站。而我初一时已经成为了一名校园播音员。因为这个工作关系,我们中午及下午休息时经常在一起,缘分也就这样续了起来。后来,广播站学姐要中考,把所有的事务都交接给了我们。我、她还有我另外一个朋友,我们一起住在了广播站宿舍。从此,除了上课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和她一起,吃饭、睡觉、分享讨论彼此看的小说、畅想未来、甚至回复男同学写给的小纸条。她是一个主动、热情又积极的人,因为广播站这个对外窗口,和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的搞得很好,从此我们在学校混的风生水起,直到初中毕业。
但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一起考上了县一中,更令人惊喜的是,高中我们又被分到了一个班成为了同桌,即使后来老师重新分配座位也没有把我们分开。至于宿舍就更不用说,冬天,我总是和她窝在宿舍窄窄的一张床上,因为有彼此,我们的冬天总是更加温暖。即使高二没有在一个班,也悄悄躲过宿管老师的追查,住在一起。偶尔,下了晚自习,和她一起走夜路回她已经搬到县城的家。我们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每年的寒暑假,我们也会在彼此家中住上一段时间,认识彼此所有的家人,甚至七大姑八大姨。我们交了新朋友,不是分别交的,是我们一起交的新朋友,这些朋友一直陪伴我们到现在
成长的脚步,总不会一直保持一致。曾经想过考同一所大学,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成长的路,有时总需要一个人走。高考后,我去了云南,她去了延安。好在通讯业越来越发达,因为有手机,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被分开。一周总要通几次电话,大一时,我的电话费,一半是花给家人,一半是她。即使大学,我们也渗透到了彼此的生活。她绑定了我亲情号,我们甚至天天通话,每次半小时以上,经常被室友吐槽怎么会有那么多话可以讲,明明昨天才聊过。我给她打电话,即使她是和男友在一起,也会立刻回给我;我们的大学室友,都知道彼此的名字;她在北方上学,常常开学比我晚,放假比我早。每次开学,她总会送我直到踏上离家的列车,离家时见到的最后一个人常常不是亲人,是她;大学的每个假期,只要她先回家,总会去车站接我首先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离家半年,回家见到的第一个人不是亲人,是她。
毕业回来,因为工作关系,我们还是没能常常在一起。但是距离总算是近了,只要抓着机会,我们总会在一起聚聚。微信群里,实时通报着彼此在干什么,即使电话少了,我们也清楚各自的生活状态。
前段时间,我过了24岁的生日。前两天,是我们相识整整12年的日子。我们参与了彼此一半的人生,多幸运,我的人生,有她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