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偷懒了,简书3月没写复盘,于是现在就3、4月一起写。
但是,复盘没有偷懒,我老老实实地记在本子上呢,嘻嘻!转眼,2020年就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了,我喜欢复盘,只有复盘,才能缓解心中的焦虑。
3月份,我过了29岁的生日,这次生日感觉很奇怪,莫明地有更深的年龄恐慌。所谓三十而不惑,马上奔三,自己始终对人生没有掌控感,时常感到没有方向,“解惑”似乎是今年的使命。
好吧,说说3月、4月吧,我做了什么大胆的尝试?又有什么样的突破?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呢?
关于成长突破
01 开发网课,打造副业系统,拿到第一笔副业收入
用自己的兴趣真的能变现吗?用自己的技能可以变现吗?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能变现吗?我想分享一下这两个月的经历。
副业赚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很感兴趣,希望在空余的时间,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怎么开始呢?朋友圈很多做微商的、保险的、买房的、还有每天发淘宝优惠券链接的,刷点击率的,好吧,这些副业赚钱技巧,我都没试过。
先说我的小小背景,其实也没啥背景。自己7年的动画经验、视频教学经验,全国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一轮,如果把这些转化成课程为别人提供帮助,实现知识的价值最大化,既帮助了更多的人,同时又获得副业收益,提高收入,何乐而不为。但是,打造副业,我是小白,于是只能跌跌撞撞地开始。
上个月,我开始录制视频教程,第一套教程录制了21节课,花费了一个月(具体过程,大家可以看我的2月复盘:2020年2月复盘 | 聚焦聚焦再聚焦,我找到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把课程放在头条号和网易云课堂,网易云课堂没买出1次,今日头条让我涨粉1千,视频广告收益六十几块,看到这个数据,可能你就喷了,一个月才那么几块钱,还谈什么副业!好吧,其实我压根录制视频的时候也没想着赚钱,就纯粹希望玩玩,体验下教程是怎样的,发布课程又是怎样的。经过第一次尝试,我明白一个道理“做课程和卖课程,完全是两回事”。你一个小白,没粉丝、没流量、没标签,凭什么一上来就播放10W+。
在今日头条和网易云课堂碰壁后,我就一直思考,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平台支持,依托平台,提升课程的质量,掌握开发网课的标准和流程,特别希望平台扶持,得到认可和副业收入作为激励,这才能走得远,而且,记住,只有离钱最近的地方,才能坚持最久。
想明白,才能行动得起来。于是开始寻找平台,投稿应聘讲师。我找了自己特别熟悉的网站平台,我要自学网,十年品牌,一千多万会员,我自己大学在这平台待得最久,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顺利地通过试讲、打磨课程大纲,成为签约讲师。整个3、4月,就一直与平台打磨课程,因为疫情期间,在家办公,也让自己时间灵活度达到最大,终于在4月10号正式上线课程,4月23号86节的课程全部更新完毕。我拿到平台补贴1550元,上线后,课程收入会根据学员观看课程花费金币计算收入,就这样,我有了自己第一个副业,平台的签约讲师,拿到了第一笔副业收入,后面还有睡后收入。
两个月的时间开发课程,我又收获了什么呢?绝对不仅仅是副业收入,更多的是个人增值。这个增值提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能专长,有时候用得明白不等于讲得明白,所谓教学相长,开发网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对于视频编辑技能和camtasia这个软件的开发,几乎达到了“专家”水平,学员、粉丝的疑问,基本都是一针见血找出问题。第二,成功链接职场导师。我一直认为,在高级别的组织里,增加价值的能力就是敲门砖。以前自己总是埋怨,身边没有人指导,没有团队一起奋斗,自己一个人走的快,但是走不远,于是有了向牛人靠拢的想法,想法也很直接,提前了解了他最近的项目,然后把自己的作品和课程摆出来,并提出希望可以提供帮助。也许一开始自己并非是导师首选,但是我相信,只要持续为对方增加价值,天平会慢慢倾斜。
02 创作微课作品,保持竞赛状态
3月制作了3个精品微课,4月制作一个MG动画微课,参加竞赛。
其实这次竞赛的级别也没有很高,就是一个市级的微课制作大赛。对于自己而言,其实真的不缺这级别的奖项,毕竟竞赛太多了,全国赛级别的奖项也有很多,但是后面还是参加了,主要考虑三点:
(1)我需要保持竞赛的状态
说实话,这几年的职场发展,也许别人是补短板过程,而我自己却是“换桶”的状态。何为“换桶”,就是从技术型转行政管理,几年的历练,领导力、团队建设能力都让自己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因为老公创业,去年9月辞去行政,重新回到专业上,搞技术。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工作范畴的变化,更多地还包括工作心态。竞赛不易,多年不搞竞赛,重新开始,这种由静到动的状态很难切换,说实在话,就是为了尽可能缩短切换时间,才愤然决定参加竞赛,不想给自己留后路,才能尽快上路。
(2)创建团队,作示范引领作用
曾经对自己说过一句有点狂的话(可能后面会被啪啪打脸,嘻嘻),“没有导师,就自己成为导师;没有团队,就自己创建团队”。于是,我真的迈出了第一步,创建一个微课制作的草根团队,还争取到经费。因为疫情的关系,工作一直没办法推开。正好这次比赛的到来,策划了一列系团队内训活动,微课制作专项培训,技术培训,微课作品展示活动还有团队成果发布等等,就这样,通过比赛活动,来把原本零零散散地团队逐步有了凝聚力,找到了组织的感觉,而这个不断给自己加压的过程,也让自己快速成长。而这些经历和作品,也恰恰是塑造了我在导师团队的个人形象和专业口碑。所以,一个成功事件往往不是单一的事件爱你,它会到一系列正向连锁反应。
03阅读好书
3月、4月几乎每天都是准备素材、录课、剪辑、发布,阅读的时间很少。
期间读完一本书,美国商业思想领袖朱迪·罗宾奈特的《给予者》,其中对于制定“钛合金人脉网”系统对我启发很大。
我的师傅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毕业后,进入职场,你要把人际关系当做你第二门专业去学习”。其实一直以来,自己对于发展人脉关系都是懵懵懂懂,见步走步的状态,《给予者》这本书,从理论、观点到实操都给予十分具有可行性的指导。
比如,当你试图进入新的人脉系统,您需要确认三件事:
第一:哪些人你希望遇到?你能接触和识别他们吗?他们能为你打开人脉系统继而成为你的导师吗?
第二:确定自己能提供的要 多于 所需要的;并且,作者还多次提到“两次原则”,在索取之前至少提供两次帮助。
第三:确保进入新人脉系统之前,确保你是合适的。越要往上走,越要"磨掉粗糙的边缘"。
行动清单:要给你自己打造给予者标签,其实就是利他心态,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常言道“你很费力地摇晃一棵苹果树,想让苹果掉下来,但是掉下苹果的永远不会是你摇晃的这棵”,我也坚信,给予者需要的帮助往往会来自意想不到的地方。
04情绪内耗
3月是我情绪内耗特别严重的一个阶段,也许是工作太多,自我加压太重,导致至少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完全做不了任何事情的。这是一种非常抑郁、低落、埋怨的情绪,尽管自己有意识地和情对抗,尝试不同的方法,警示自己不要陷入这种情绪太深,但是真的很难。
多亏了手帐,每天生活的记录,我发现前面几个月每次自己生理期前两天都会陷入这种情绪内耗,身体的疼痛感又更加加深了这种情绪消耗,这种发现,就像是给自己的情绪病找到病因一样,突然间释放了,不再纠结于与这种情绪对抗,反而和情绪和解了。4月的那几天,只要自己一有低落的情绪,我就回在大脑“叮咚一下”,是不是生理期到了,算下时间,如果差不多,我就开始给自己放假,不再对抗情绪,就看电视、看综艺、戴上口罩到处走走,就这么一来,反而4月过得更加舒坦。
对于“情绪处理“的问题,我觉得很多人都处于一种”知行不合一”的现状。就是思想上,大家都很容易达到很高的境界,都只是不应该这样消极地思考,但是行动起来就很难了,这就是典型的“道理我都懂,到时就是做不到“。既然做不到,就给自己抑郁期放个假,定个期限,也许几天后就好起来了呢?最难的那几天,就让它随随便便就好,不要永远把自己置于高要求中。
关于生活
01休闲娱乐
3月、4月观看了两部剧:
9.5高分的《我们与恶的距离》,一部具有社会性思考意义的片子,才十几集,剧情紧凑,全程高能。其中最深刻的一句话莫过于律师说的,如果媒体不致力于呈现真相,相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新闻可能是“下饭菜“,但是由于新闻引导的,对新闻当事人来说,却可能会变成”刀“。所有对于最近的热点新闻,自己学会了多面地去看,管好自己的嘴和键盘,这就是对新闻最大的尊重。
9.2高分的《拥抱太阳的月亮》这部剧其实剧情一般,但是韩剧嘛,一般的剧情,总能让你哭个稀里哗啦,情绪内耗严重,抑郁的时候,看这部剧,哭得不行,但是正因为哭出来,心情反而舒畅了,这被我称为“电视疗愈法”。
02育儿时光
疫情期间,幼儿园这学期估计都不考虑开学了,在家几个月的时间,才发现,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中班的旭旭,这两个月以来,自己开始每天辅导数学思维、英语口语和阅读习惯,初具成效。从一开始教育的无从下手和挫败,到后面坚持下来的成果,我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教育是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等待的,不要操之过急,只需静待花开。
关于5月的计划
关于计划,秉承一个原则::少做一点不会死
1.坚持阅读0.5h,把这段时间欠的阅读时间补上;
2.聚焦职场和专业,学习一门课程;
3.制作第二套教程,开始运营头条号和西瓜号;
4.梳理课题大纲和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