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就被孔子践行的“因材施教”,在提倡个性自由的今天,更该被教育人奉为圭臬。但没有什么是值得不顾代价去追求的。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大班制、标准化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因材施教”成了可望却难即,奢侈而遥远的梦想。
1977年恢复高考后,“文”和“理”的划分,算是对这一矛盾的一个现实而折中的解决。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分为二,有了一个决定了他们一生肤色和身份的重要标签。
就自然生理属性而言,男女有别;从社会文化属性来看,文科生与理科生截然不同。
而且这两种分类又有着微妙的关联。一般情况,女性钟情于“文”,男性倾向于“理”。“文艺女”、“理工男”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就应运而生了。
细腻敏感长于察言观色,善添油加醋浮想联翩,生活多姿多彩的是文艺女
繁芜丛杂也能化繁为简,能高瞻远瞩切中要害,思想犀利深刻的是理工男
临风洒泪对月伤怀,时热情似火,时撒气如泼,灵动似水的是文艺女
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既精明强干,又含蓄内敛,沉稳如山的是理工男。
他们分别是文科型思维和理科型思维的典型代表。
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首先,这是高中学生基于自身情况的一种自主选择。
然后,为应付统一考试的统一课程强化了他们的共性。
最后,是职业的选择塑造完成了他们的差异化人生。
但首先,高考这一指挥棒明显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文科可报的学校和专业明显偏少,录取比率低,分数线高。因此在选择时不得不加进更多现实的考量。比如在我们学校,一般认为,不喜欢思考头脑不太聪明的才会选择文科。教文科班也往往被老师们视为畏途。
长年执教于高中的语文老师,有机会切身感受鲜明对照这两个不同的人群。
文科生偏感性,喜欢从经验直觉中体会,需要靠情绪推动前行。老师需要花更多心思,营造学习气氛;需要更多劳动,创造更丰富的情境体验机会。
理科生偏理性,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能地循规律掌握世界。这就对老师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越能直截了当切中要害的老师越牛气。
这是一名高中老师必须首先习得的最基本生态。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面对这两个不同群体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反馈。比如教同样的诗歌或议论文,课堂的反应可能犹如冰火两重天,如自然的四季一样变化分明。
有经验的教师会判断自己更适合教文科还是理科,尽量要求避免遭遇自己不擅长的。而懂教学的领导也往往会以此作为人员安排的依据,至少尽量避免文理跨头。
但是否这就是教育的理想状态?
乔斯坦 ·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中有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整个宇宙犹如从魔术家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相对于安静地趴在毛皮深处享受着一个自行创造的丰富精彩的内在世界的文艺女来说,理工男总是那个好奇冷静地向外张望,尝试用理智探索一个广阔无限的外部世界的人。
文艺女懂得为自己精心打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精神的宫殿,如同带壳的蜗牛安全幸福地悠闲游走。但她们也知道自己其实是不安全的,只能听凭外在命运的摆布。而且自己营造的宫殿有可能冷不丁就塌下来砸到了自己。如可爱的金子美玲,张爱玲,三毛……
理工男似乎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其实没人能懂得,他们往上爬时的辛苦孤独寂寞与无助,一不小心就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如中兴程序员欧某的跳楼,交大在读医学博士杨某的自尽,无不令人心寒。
于是上帝安排,每一个男女都要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取长补短,就能完整和谐。
但事实可能是,即使结为夫妻,也同床异梦。白天不懂夜的黑,可能时常怀疑别人真非人类;原来人最大的差异不是男女,而是思维方式。难怪有人宁愿与宠物作伴,也无意步入婚姻的围城。
但真正厉害的高手,其灵魂都是文理兼通,雌雄同体的。
比如对女性心理体会到极处的马云,比如追求大道至简审美风格的乔布斯,比如波澜不惊铁腕做派的默克尔……
完整的人,更容易寻找到与自己同类的另一半,找到真正完整的幸福。
当然,没有人能够十全十美,每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但对于我们不擅长的,我们至少要懂得欣赏。这是我们修养的底线,是我们的见识和格局。正如有人说,能自知的缺点和不足都不会是致命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真正的智者,也懂得解放自己,把自己专业之外的事尽量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从而在自己的专业中获得一个完整极致的自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的完整才能成就别人的完整。从根本处看,人类的相似之处远远大于相异之处。培养一个独立完整幸福的人,这就是我们理想教育所要努力塑造的人。
不管教育改革高考改革走向何方,博而又专,既通识又专才都应该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