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非暴力沟通亲子篇》第5把钥匙

DAY11 9月17日

【阅读:P98-P105】

第二部分 开启合作的七把钥匙

第5把 使用尊重的语言


✧ ✧ ✧ ✧ ✧ ✧ ✧ ✧

【回答以下问题】

1、阐述单纯的观察和评判的区别。观察你的孩子或者其他人所做的事情,练习将你的观察与评判区分开来。参见书中第三部分P144、P150的‘区分观察与评判’游戏。

观察:我看到孩子在搭乐高,一块块的,自己慢慢的搭起来。

评判:搭的时候很有耐心,搭完了不收拾,没有整理的意识。


2、尝试做个练习,参见书中第三部分P171,学习如何把评判解读成需要。

当我看到孩子搭完乐高之后,没有收拾,我可以跟他说说我的感受。

我说小宝你乐高搭完啦,看你搭的很非常认真,还非常有耐心。那你搭完了之后需要做什么呢?我还是先提醒一下他,如果他不愿意,那我就跟他说:我们的东西是不是要回到自己的位置,就像我们要回家一样,你用好了就要把它放回去。

我看到家里乱糟糟的,很不舒服,我喜欢干净整齐的家,那你喜欢什么样子的环境?你喜欢我们的家是怎么样的呢?


3、练习联结感受和需要的语式(我感觉……因为我需要/你感觉……因为你需要/他感觉……因为他需要。)。通过以往的经历举几个例子。

我感觉我需要自己待一会儿,因为我需要把这本书看完,还要写点东西。

你感觉心情很不好,你需要妈妈陪陪你,妈妈刚才跟你说的一些话让你觉得受委屈的事吗?好的妈妈以后不要这样子跟你说话,那你的事情也自己做好哦。


4、练习提出具体的、当下的和“可执行的”请求。

每天早上我希望孩子早上起来了,尽快自己穿好衣服,吃好早饭。

比如孩子早上7点起来,我跟他说,你现在起来了喝点水,找好衣服穿上,然后一会儿吃饭,你吃饭的时候妈妈给你梳头,吃好了饭我们就可以出门了。


5、区分想法和感受的区别,并能举例分辨。

想法一般是自己的需要需求,比如说天气冷了,我想穿的暖和一点。

感受是心理层面的,高兴的不高兴的,开心的,难过的,恐惧的。

✧ ✧ ✧ ✧ ✧ ✧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