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琼
曾经看过情感专家苏芩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小幸感”,已经记不清里面是什么内容了,却对这个新鲜的词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幸感,非“性感”,它指的是因为某个小成功、某件漂亮衣服、某句不经意的称赞、某次小聚会等一系列小事情而产生的小小的幸福感,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回忆起的瞬间嘴角上扬。
决定回家是周一午饭后在操场散步时突然做的决定,原计划周六早起去车站,先坐火车再倒车,中午十二点前到家就好,所以没有提前做任何准备。
可是就在昨晚十点L先生问起我的行程时,坚持认为我白白浪费了周五下班后的时间,于是就立刻怂恿我买六点的车票,自告奋勇五点半在学校门口等我再送我去车站。
这种突然打破计划改变策略的事情对我来说绝对是难操作的,首先没有心理准备,其次经过马不停蹄的一下午我的内心是慌乱的,总觉得像回家这种盛大的事情必然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才行。
L先生是执行力非常强的人,下午五点二十七分,我正在给小朋友辅导作业,他的电话如约而至,告诉我他已经到达。
我是跑下五楼的,五点三十一分打卡,回办公室取包,送学生出校门和他们挥手说再见,然后从堵的水泄不通的车辆间飞奔而过,喘着粗气坐上车后,一种强烈的眩晕感袭来。
这哪里是在和时间赛跑,这分明是在赌命呀!一路上我一个劲的祈祷“不要堵车不要堵车不要堵车”,还好良好的路况和L先生熟练的车技没有辜负我一路的心急如焚。
取票、进站、检票、上车、找座位、放行李,这些动作几乎一气呵成。当列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刻,我依然感觉像是做梦,看着熟悉的城市远去,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绿色麦田,看着路两旁的杨柳依依,看着黄昏的轻烟渐浓,看着手中蓝色的车票,我才深切地感觉到我已经坐上K1085次列车了,我已经踏上归途。
这对于容易纠结的我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这又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啊!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种兴奋劲、刺激感、幸福感是难以言喻的。
K1085次列车承载了我们80、90年代出生,在西安、咸阳、杨凌上大学,又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太多关于回家的记忆,从那些年踢里哐啷人满为患臭味冲天还爱晚点的绿皮车到现在焕然一新准时准点整洁卫生服务到位的普通快客,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思绪一点一点被拉回多年前,我的内心有点五味杂陈,关于这趟列车,关于这条回家路,关于归途中的经历,一幕幕在脑海中重演,它们记录着我们这些年的青春,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2008年,我刚上大学,十一国庆小长假,半个月前我就在做准备了,反复考虑回家穿哪件衣服(其实那个时候一个季节衣服加起来都不超过三件),头发扎成马尾还是披下,该带哪些东西回家,坐公交车还是步行去车站……小小的事情总要琢磨无数遍,生怕把什么遗忘了。
接着就是买票,开始售票的那天大清早六点多就出门了,走在路上心里还暗自窃喜自己会先到先得,到了车站我一下子就傻眼了,久谙“行情”的各大院校的学哥学姐们早已抢占先机在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龙,一人手里拿着一沓学生证骄傲地瞅着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傻孩子,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08年没有实名制,没有互联网售票,回家的列车只有绿皮车,火车票统一的红色,工作人员的效率也不怎么高,一个个还大嗓门坏脾气,倒票贩子随处可见,插队的屡禁不止,买个票让人心惊胆战的。
那天我排了整整四个小时才拿着一张“无座”的车票饥肠辘辘地回到宿舍,出发前的喜悦感荡然无存。剩下的就是等待了,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希望时间快一点,再快一点。
终于到了回家前的夜晚,因为买票受挫而丧失的元气一下子又回来了,东西早已准备妥当,我躺在床上激动的睡不着觉,幻想着回家后的场景,那心情堪比小时候过六一儿童节。
但实际上列车开车的时间是第二天下午六点,等待真的让人煎熬,我一整天都焦躁不安魂不守舍的,心早已飞回了生我养我的小县城,飞回了有爸爸妈妈的温暖小家。
好不容易出发了,当破旧的绿皮车一声长鸣停稳后,大家像看到粮食的饥民般一拥而上,列车员的大喇叭被埋没在鼎沸的人声中,就连穿着高跟鞋的女人也似乎有了超能力,在拥挤的人群里毫不逊色。
我是被推进车厢的,有座的忙着找座位,没座的只能不停地让道让道再让道,过道已经变成了行李压行李,脚跟对脚尖。
我们一群陌生的穷学生像逃荒的难民一样挤在人来人往的吸烟区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怎么说话,都试图透过窗户看看夜晚的田野,无奈视线已被人墙挡住。那个时候就好羡慕个高的男生,他们至少可以自由的呼吸,随意的张望。
列车上的气味是刺鼻的,吃力地站了两个多小时后我差点就要吐出来了,好在离卫生间近,我才得以得到片刻的释放。一开始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和我一样挤这趟又慢又晚的火车,后来知道了原来大家和我一样精打细算,倒车回家的费用是四十元左右,而直达的学生票才十块钱,省下的三十元可以吃好几天饭,这是多么划算的一笔买卖呀!学生时代的我们是多么纯朴呀!
奇怪的是整个路途我们并不觉得折腾和痛苦,内心反而被满满的幸福包围着。十八岁的我对家的理解并不深刻,只是知道那里有我熟悉不过的人,有我叱诧风云的学生时代,有任何时候都可以帮我的爸爸妈妈。
2009年中秋,又是一个回家高峰季。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成长许多,懂得几个好朋友合作排队买票,懂得找熟人插队,懂得尽量少带东西,甚至学会站在买票的队伍里冲学弟学妹们抱以骄傲的微笑。
当然,这看似顺利的前奏并不代表我可以有绿色通道,上车的那天我还是被挤在疯狂的人群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直到所有的人都上去,我和大队伍走散了,那一刻的绝望我此刻都记得。
但悲剧不会因为我可怜兮兮而心生同情,我是被力大无比的列车员一边骂着一边推着以双脚离地的姿势放进车门的,他使劲关上车门的那一瞬间背后所有的重量向我袭来,窒息的感觉让我的眼泪喷涌而出,那不是委屈,是赤裸裸的疼呀!是呼吸不了的绝望呀!还有把小命要搭进去的恐惧呀!
也许是来之不易的“我还活着”让人感激,也许是大队伍的苦苦寻觅令人感动,我竟真的就哭起来了,于是想要回家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那个时候的四个小时是那么的漫长,几个熟识的小伙伴站在拥挤的过道里天南地北地聊着天,从高中时代聊到大学时光再到对毕业的憧憬,一副张扬自信的模样,哪管的上让人鄙视的目光。
直到所有的人都口干舌燥,直到所有的话题都变得索然无味,那颗期待回家的心又剧烈地跳动起来了。那时候,回家的意义在于一碗热腾腾的手工面,一阵阵亲切的呼唤。
2012年盛夏,毕业在即,工作在即,分别在即,整个人陷入迷茫的沼泽拔不出来,在留下与离开之间徘徊不定。我在电话里哭泣着,希望爸妈让我带着对远方的执着出去闯荡。
22岁的年纪里,并不知道只身离开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伤害。带着满脑子的忧虑我坐在同样的列车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K1085,空调快车,车票比以前贵了一倍,崭新的车皮,整洁的车厢,车速也提高了不少,车上的农民工也不再受人排挤了,他们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一切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漫长的路途在一系列焦灼与忧伤中走过,窗外有着什么样的夜空什么样的灯光,身旁坐着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面孔,这些都与我无关,我想的只是家里为我而担心的父母和那遥远不可知的未来。此时,回家是为了一份交代,为了一份心安。
时光飞速流转,春去又冬来,那个执拗的意气风发的小姑娘独自穿梭在北国的冰天雪地和南国的风和日丽中,最终,匆忙的脚步停留在北国的春暖花开里,连眼神也变得笃定。
以后的日子里,每逢回家,我还是会选择这趟熟悉的列车,在人最少的时候,在发了工资的时候,在想家的时候,在心情明朗的时候,尽量坐在靠窗的位置,借着黄昏的暗光欣赏着轨道两旁树木和田野的四季变化,听着广播里传来的音乐和广播员温馨的提示,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群,想着他们是不是也和我有着一样的经历。
这样的经历,在时间的过滤下,竟然只剩下了美好,那些年的兵荒马乱,力不从心,痛哭流涕,犹如一个个青春的音符,在回家的路途中轻快地跳动着,回荡着……回家变成了一件安静美好的事情,那是通往幸福的方向。
喜欢你就点个赞,这样我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