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拆书,我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次参加全国共拆,完成自己的第二次拆书课。
把握3小时的带拆节奏,刻意练习现场A3和A2的带领。
本次拆书课总共六个片段,分为四个主题,学习目标分别是:
1、三个特征 识别“关键对话”。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按照三个特征来识别生活中属于关键对话的沟通情况。
2、一个问题 拉回你悄然转向的目标。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判断自己应对压力的特征类型,觉察自己应对压力的表现,能够设置暗号,在有压力的时候提醒自己澄清目标,从冲突中剥离出来。
3、两相对比 消除误会,重建安全氛围。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在情绪冲突中使用对比法来帮助沟通对象找回安全氛围。
4、四步反推 找回情绪控制主导权。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找到他人行为和自己感受之间的“主观臆断”,通过主动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应对反应。
二、整个拆书过程发生了什么?
准备过程:
确定主题:情绪管理。
挑选拆页1-2天,融合情绪管理的讲解内容:手掌大脑、ABC理论,整个框架成型是在一周半以前。
周一开始整理拆页内容、搭配A1、A2和A3的现场应用,重心放在对比法和四步反推的现场演练。周三听完利芳老师在群里的分享后,讲压力类型的自测题加入了主题二的讲解,加入了A3“你失去安全感的时候的表现”,并设计了主题三的标题反转推己及人。
细化了主题二的how,把“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引伸到“你怎么才能想到问自己这个问题”,引出“提前设置暗号,进行演练,邀请他人或自我提示”的具体方法。
周四完成了整体框架和内容细节的梳理,整理出学习地图。在主题二的拆页开始处加入了一个从简书上看来的“目标改变”的例子引入。
周六上午制作手绘海报(欢迎海报一张,学习地图一张,RIA介绍一张)
现场实施:
整个过程用时3小时30分,其中开场+拆书法、拆书帮介绍、大家互相认识40分钟;(学习者陆续在2:30才到期,部分错过了拆书法的介绍)
主题一(拆页1)共用时10分钟
主题二共用时55分钟:拆页二25分钟,自测题20分钟,拆页三10分钟
主题三共用时45分钟(含对比法A3演练)
主题四共用时35分钟:拆页五15分钟,拆页六20分钟
A3综合演练20分钟
现场有九位学习者,三人一组分享和演练。
准备疏漏导致的小瑕疵:拆页有好几处错别字
现场出现的小情况:
1、学习者想不到关键对话的案例,写不出A1
2、压力应对测试题占用时间较长,解释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和后面的内容关联并不紧密
3、“你应对压力时的表现”头脑风暴中,出现了很多“我的舒缓压力的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等,有些偏离主题,这里的标题如果写成“你失去安全感时有什么表现”会更贴切
4、“邀请别人帮忙设定暗号”这里有学习者提到适用边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帮你提醒的,需要在家人环境中才能行,遇到有人本来就不友好就没办法了。我由此引出了“自己设定一个暗号提醒自己”。这部分本来是有准备的,但没有提前讲清楚,给大家造成了“暗号主要是让别人提醒”的感觉。
5、在对比法的演练中,前两轮感觉有点困难,到第三轮我也才意识到后半句“我希望”的部分并不是要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而是要表达共同目标。这一点是我在准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点,但其实非常重要。
6、四步倒推法,写下自己的“主观臆断”,并找到其他诠释可能,这一部分对学习者有难度,很多人卡住了,因为时间关系,我想合并到最后一个综合A3中去演练,但最后难度有点大,也没有重点处理这部分。
7、综合情境演练的方法应用有点多,最后呈现的小伙伴没有做成对话形式,而是一个人讲解了过程,演练新方法的效果不太明显。
三、与我的期望有哪些差异?
亮点:
自己的觉察:
1、用学习者的A1案例贯穿始终,针对性演练、解决学习者实际遇到的问题;直接引用学习者的案例进行讲解,现场感强;
2、重视现场演练环节,有意识的把更多时间给到学习者;
3、对比法的现场演练情境鲜活,大家有代入感,练习效果好;
4、面对学习者疑义时不慌张,给予尊重的回应,及时更新准备好的内容;
5、在收回现场讨论的时候用“山那边的朋友”幽默处理;
6、结尾处对“是否学了情绪管理就每次都必须做到”的疑义处理,帮助大家放松心态,更坦然的面对自己的情绪风波。
学习者反馈的苹果
给出的情景非常好,让我能够分析情境,及时应用。
互动与知识分享相结合,培训节奏张弛有度。
思路清晰,台风棒,反应敏捷。
实例讲解,学习效果好。
前期准备,有图、有准备,互动性较多。
热情、状态、经验。
不足:
自己的觉察
1、细节处的逻辑梳理偏于粗糙,自测题的使用没有达到效果,成了为使用而使用,而且带来了“压力情境”“不安全感”等含义类似的词语的混合使用,比较随意,不够清晰;
2、没有逐字稿,演练不足,语言些罗嗦、重复、绕圈圈的情况;
3、拆页5-6的讲解有些随意,ABC理论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对“主观臆断”的讲解和演练不足;
4、最后一个综合演练内容太多,学习者全部上手有点困难,还是要拆分成分别的工具来逐个演练;
5、准备时忽视细节,拆页出现错别字。
学习者反馈的洋葱
1、时长的控制(我的反思:主题二占用时间过多,在how的处理上顺序不明晰,暗号部分讲解略长,和孩子约定的例子可以换成一个自我提示的案例,手环或墙上的记号都可以,否则容易让学习者陷入“只能让别人帮忙提醒”的思维中。最后一个主题是最重要的,要给到更多的时间让大家演练找出自己的“主观臆断”,并改变想法。)
2、希望多提些问题(我的反思:我个人在讲解中控制感略强,不太擅长把更多主动权给到学习者,这部分可以通过设置更多聚焦的开放式问题来刻意练习。需要体现在下次拆书的逐字稿中。)
3、饿……可以增加延续性:一句话回顾上一期,一句话预告下一期(我的反思:主题之间的关联可以并且应该更加清晰,原本是想通过一张海报来标注出“一二三四”的过程,结果因为麻烦而省略了;拆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需要明确的说出来告诉学习者)
4、希望有对拆书方法的进一步介绍(我的反思:有小伙伴因为迟到错过了拆书法介绍,这跟我没有提前建群有关。互动吧报名要增加“微信号”模块,拆书课前提前一天建立微信群,用于指路、提醒时间、分享照片、反馈A2等)
5、细节,文字稿件中的错别字(我的反思:留给准备的时间太仓促,细节不够精致。今后的拆书课要在开拆前一周准备好拆页内容和整体框架,前三天完成逐字稿)
6、有待真实实现更好的情绪管理(这个应该是小伙伴对自己的要求)
7、记得要有茶歇。ABC理论的B的部分“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过分概括、糟糕之极,可以增加说明,更有针对性。(我的反思:最后一个主题是核心内容,需要多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习者练习和内化,至少留出60分钟的时间)
四、下一次我该怎么做?
1、主题二内容调整:
去掉主题二的自测题,改用现场头脑风暴“当你的大脑盖子开了时会有哪些表现”,提前说明“大脑盖子打开”和“不安全感”的通用关系。
how的部分重新梳理逻辑:拆页的方法是“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个方法如何操作?提前设想方法、演练,就更容易在当下做到自我觉察和自我提示。这里不再用讨论形式,而是直接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果能有人帮忙,就提前和别人约定暗号;在没人能帮忙的场合,提前给自己设定触发物来提示自己。
A2分享:你会给自己设计个什么暗号来提醒自己随时关注目标?
整个过程要控制在30分钟之内
2、主题四内容调整:
增加一个A1:过去一周你遇到的“我就是不愿意改变” 的情绪案例,作为整个主题的线索,先请学习者找出其中的事实、感受两个部分,通过ABC理论阐释信念的作用,请学习者找到自己的“主观臆断”是什么。
把综合情境A3拆分成倒推法演练,给15分钟先小组演练,然后每组一位分享,保证学习者会用、能用。
主题四预留时间为1小时。
3、拆书课前一天建立微信群,提前三天完成逐字稿。
4、5月再完成一次拆书课(正面管教和关键对话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