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机或者走到同事的工位,却突然忘了自己想要干什么。
好几天以前就背熟的演讲稿,还没上台,脑子里就一片空白。
别人应承的回馈没有如期收到,各种消极的胡思乱想,其实对方只是忘了,或者太忙。
为了找创意去上网,最终却追着八卦津津有味地浪费了一个多小时。
……
上面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早已司空见惯。无论是注意力不集中,爱焦虑还是没创意……总之就是大脑各种“不在状态”。
飞快的生活节奏和铺天盖地的信息,经常让人感到无法自控。坏消息是大多数人都被裹挟于这种洪流之中无力自救,好消息是总是有人愿意为改变做出尝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这个人就是卡罗琳·威廉姆斯。这位被誉为“超级妈妈”的英国科学记者,在别人眼中干练而乐观,然而真相却是她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难以专注,创意枯竭,爱焦虑……。所以她自掏腰包联系全球各顶尖的大脑研究机构,从注意力出发,通过各种科学干预,开始了对大脑的探索之旅。
卡罗琳把这些经历以及随之得出的结论,写成了一本书——《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在书中,卡罗琳告诉我们:改变大脑绝非易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使用大脑功能的方式解决那些“不在状态”。
书中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
第一:关注大脑工作模式的切换,可以改善你的“不在状态”
第二:如何掌控大脑切换状态,解决“不专注,没创意,爱焦虑”的难题
第三:掌控大脑的六个普适方法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一:关注大脑连接网络的切换,可以改善你的“不在状态”
人脑是一个极其精密复杂的器官,人类对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很显然,一旦掌握了人脑工作的规律,我们的效率将会大幅提高。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脑是如何工作的:通常情况下大脑处于默认模式,此时它会自动为你处理一些日常工作,比如穿衣服,洗脸等。忽然你听到一个声音,这时大脑默认模式下线,外来的刺激激活了与听力相关的局部网络,并将信息传向其他脑区,可能视觉区域会启动,因为你要去查看声音的来源,然后大脑汇总各区信息,并做出判断和解决方案。比如:你发现是本子掉在了地上,然后把它拣起来。到此,这一活动结束,默认模式重新上线,刚才进行到哪了?对了,你洗完了脸,可能需要涂护肤霜了。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活动描述当中,我们会发现:大脑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是在不断切换状态的——从默认模式切换到局部网络再切换回来。也就是说大脑是一个整体,尽管不同的能力由特定的脑区控制,但是最终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由各个部位协同完成。因此,目前关于掌控大脑的研究已经从之前的关注特定脑区转变为关注大脑是如何进行状态切换的。
这样一来,掌控大脑就变得容易多了。因为当大脑开始一个任务时,人并不能准确知道哪个脑区是主要工作者,但对大脑的不同状态是有感知的。换句话说,通过改变行动来使自己进入不同的状态,不失为掌控大脑的好办法。比如说:你现在本应该开始写东西,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你知道自己不在状态,那么此时你可以出门散步。当你从外面回来之后,状态得到了调整,会更容易下笔。
知道了掌控大脑应该关注状态切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把这一点应用到日常生活。
二:如何掌控大脑切换状态,解决“不专注,没创意,爱焦虑”的难题
2.1 专注需要偶尔走神
这看起来很矛盾。
但研究表明:要想保持专注,最重要的就是接受大脑始终是在专注和走神两种状态中不断切换的。在保持注意力时需要大脑前额皮层的参与,此时能耗极大;一旦大脑疲倦了,它就会不受控制地开始走神,此时大脑处在默认模式之下,能耗最小。所以要想长时间保持专注,我们必须顺应大脑的节奏,适当休息。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确定状态切换和时长,包括专注时长和休息时长。由于个体差异,时长难有一定之规,主要是适合自己。确定这个时长并不容易,你得多加尝试,而且可能还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的不同状况进行调整。
另外,还要注意休息时所从事的活动,要确保大脑处在默认模式下就可以完成。简单点说就是不能是费脑子的事,比如:散步,喝水,吃点东西,或者冥想。(冥想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的控制前额叶,这也是它渐渐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而玩游戏,看邮件显然不行。
2.2 创意需要放松
研究表明在进行创意工作时,人的精神状态体现为前额叶低功能。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脑总是在不那么专注的时候才思如泉涌,比如:散步时,上厕所时,或者洗澡时。所以,今后别再把自己钉在椅子上,逼迫大脑在指定的时间内憋创意了。离开电脑,放松一下,灵感说不定就来了。
另外,选择自己一天当中不那么专注的时间来进行创意思考,效果肯定不错。比如,习惯早起的人晚上创意,夜猫子就把创意思考安排在早上。
前额网络是大脑发育最晚的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孩子更具有创造性。如此看来前额叶貌似于创意无益,其实不然。比如说,现在你想记一个电话号码,手边有一支笔和一个口红,你不用想就会用笔而不选择口红,这就是前额皮层的功能。要是没有它,我们就没有了思维定式,凡事都需要重新思考判断,那会累死的。
另外,前额叶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判断你的创意是否荒唐。一个孩子会想象当一个人被冻住后,如果撞到了冰块的一角肯定会很疼。而一个成年人则会因为前额叶健全而判断出,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冻住了还有觉知。
由此看来,创意产生于前额叶低功能时期,却需要前额叶的参与来判断它的好坏。一个好的创意还是需要在默认模式与专注模式两个状态的平常切换。
科学研究对于创造力的关注极少,所以对于如何提高创造力也没有更明确的方法。不过,有些研究结果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比如,创意既有可能产生于无意识思索之后的顿悟,也有可能产生于有意识的集中思考之后。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两种方法:
1、无意识顿悟法:竭尽所能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直到筋疲力尽。这时候可以通过剥夺感官获得顿悟,比如闭上双眼,或者塞上耳塞,或者坐在黑暗里——就是把注意力转回到大脑内部。
2、细化思考训练:比如对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列出所有特征——一支笔原本是用来写字的,它的特征是又长又细又硬。这些特征会引发人们拓展笔的其它用途。比如,在画画时用它搅拌颜料。这种训练可以让人们打破对一个事物的刻板印象,长期坚持就会形成一种有创意的思维模式。
再比如:人在快乐时更容易有创意。因为快乐的时候会对前额皮层有更多的抑制。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方法是:保持好尽情,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培养一个爱好。
创意虽然无迹可循,但至少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更适合它出现的状态,恭迎它的不期而至。
2.3 远离焦虑需要正念冥想
焦虑对大脑毫无益处,它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遏制我们的创造性,而且对身体也不利。
因为焦虑这种情绪也是由大脑的前额皮层负责的。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一个脑区已经被焦虑能耗得差不多了,当然无法专注了。另外,焦虑之下难有好心情,所以创意女神自然也会躲起来。
研究表明,产生焦虑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认知偏差。说白了就是习惯凡事往坏处想的人特别容易焦虑。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多种多样,也许是曾经遭受过重大的挫折,也许是性格使然。好在认知偏差可以予以纠正。作者成功的用“点击笑脸”的游戏克服了社交焦虑。
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在一大堆头像中找出唯一一张笑脸。起初作者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她感到所有的面孔都对她不友好,而到了后来,她的感觉却变成笑脸仿佛是主动蹦到她眼前了。
这个实验表明摆脱认知偏差的办法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使它由消极的方面转积向极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一直坚持这个游戏。这也是方法见效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克服焦虑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冥想,正念冥想。所谓正念,其实就是感知当下的状态而不做评判——“我现在非常焦虑,我注意到了,仅此而已。”在冥想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对前额皮层加以控制,进而使情绪也得以控。
第三:掌控大脑的6个普适办法。
很显然,大脑是如此复杂,而我们每个人想要解决的大脑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写书之前,作者确立了自己想要改变大脑的几个方向,除了前面讲到的三个以外,其实还包括数学焦虑,方向感以及时间感知。
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掌控我们的大脑,很难找到万能的答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为了使大脑进入合适的状态进行摸索,并最终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案。以下是6个普适办法:
1、锻炼-最好是户外
2、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者爱好
3、正念冥想
4、时不时的走神,放空大脑,让它休息
5、选择某项技能,不断练习
6、坚持下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大脑,找到改善它的最佳方式
尽管在《认知迭代》当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向我们提示了人类掌控大脑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她也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不为无能为力的事情纠结,才会真正摆脱“不在状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