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不管还能活多久,认真享受每一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许渊冲
6月17日,许渊冲老先生去世了,享年100岁,这世间又少了一位少年。
我很喜欢“少年”这个词,它代表了一种率性到底的纯真和浪漫,无年龄无关。
一个人若是在成年走向社会之后,仍保有着心底的那份少年气,是很可贵的,因为社会总会逼迫着人带上形形色色的面具。
犹记第一次对许渊冲先生有印象,还是四年前在《朗读者》的节目上,96岁的他念起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小诗《别丢掉》:
“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他声音微微颤抖,眼角还泛着泪光。一个能为诗歌感动流泪的人,内心是非常细腻柔软的。
这首小诗本是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写给暗恋的女生的。因觉得写中文原诗没意思,于是翻译成英文寄了出去。
这封情书虽然一经寄出就石沉大海,但这件小事却成为了他投身于翻译界的契机,自此,一待就是一辈子。
即使很多年后聊起来,他仍觉得这是一种美,“你看,失败也有失败的美。人生最大乐趣,就是创造美、发现美。”
而聊起翻译,他更是笑容灿烂,话语铿锵,“这个乐趣很大!这个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是自己的。”
这便是他对待生活和翻译事业的态度,怀着一颗孩童般好奇的心,探索这个充满惊喜和美的世界。
即使耄耋之年,许渊冲先生仍给自己制定“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还立下5年之内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的目标。他的心中始终对未来充满期待。
记得他聊李白的《静夜思》。中国人看到诗句一下子就能联想到思乡之情,但是外国人并不知晓月亮与思乡的关联,所以难以体会到这首诗的妙。
于是,许渊冲先生就将“床前明月光”翻译成床前月光如水(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低头思故乡”译成沉浸在乡愁中(head bent,in homesickness I am drowned)。
这样一来,前来询问的外国人恍然大悟,感慨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许渊冲先生做到了他所提倡的“意美、形美、音美”,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之美。
如今,老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译作永远留存了下来,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而他的那份率真和爽朗,也将永远留存于我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