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咨询师(笔记二):教养风格决定孩子未来(万字干货笔记)

1:课程目标

今天是第一课:教养风格,决定孩子未来。

是端庄温柔的陆老师为我们上课。

课程的主题是:

- 家庭教养风格
- 家庭教养目标
- 孩子的成长发展
- 孩子的心理需要

老师上来先做一个统计:问下班里有多少同学是冲着证书来的?

因为,学习完这个系列大半年的课程,可以报名参加少儿咨询师的资格考试。

举手的人寥寥。

老师又问:有多少人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成为更好的父母,来参加这个课程的?

90%的人都举起了手。也包括我。

老师对旁边的助教说:研讨课程时,机构方觉得,来参加的人主要都是为了这张证书。我每次上课前都会做这样一个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父母而来,而并非为了证书。

2:绘画、分组

正式开始上课。

老师让我们画一副画。

提示:请在纸上画出一家人共同做的事情,或者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内每一个人做的一件事,包括常做的事、每天做的事、喜欢做的事。

时间:15分钟。

我本身就属于防御比较强的。此前学习了房树人绘画分析,知道要怎么分析一副画、怎么画代表什么意思。所以,这次下笔就比较纠结,想画一幅“好”的画。明显受到意识层面的干扰。

不知这算不算知识的诅咒。学习了绘画分析方法,我可以用它来分析别人,可是自己就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了。除非我真的有强大的意志力去控制住自己,不要受已知知识的干扰。这很难。

画好以后,分小组。

  • 老师先是问:是否有画户外的同学?分到一组。

  • 第二组:画面表现的是一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做同一件事情。

  • 第三组:人分布在各个地方。

  • 第四组:除了以上三组的,其他所有画法。

老师特别提醒,关于绘画测试,不要评价,尤其是对于小朋友的话。包括,不要说:这幅画画的真好。因为,如果这样评价,下一副如果画得不好,小朋友就会很难过。

正确的方式,是去问:画的是什么?代表的是什么?等等。要记得,目的是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老师推荐了两部新加坡电影。分别是“小孩不笨”、“小孩不坏”。

课堂上放了“小孩不坏”当中的一个片段。讲的是小男孩被同学欺负,可是同学反咬一口,说是他动手打同学。妈妈不相信他,说他骗人,还打他,要他承认骗人。小男孩不停地哭,最后承认自己骗了人,是他打了同学(当然这不是事实)。我看到这段,觉得很心疼这个孩子。

我一边看,一边在反思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如果碰到事情,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到底发生了什么?要具体了解前因后果、要相信孩子,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孩子。

晚上回家,我和心心一起看了“孩子不笨”。电影的情节比较简单,新加坡演员的表演也比较夸张、笨拙(可能是定位在儿童节的缘故吧),感觉有点像80年代的TVB剧。但是,和心心一起看剧的感觉很好。

我想起,我挺久没有和她一起看一部电影了,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亲子的一部分。相伴一起,做一件感兴趣的事。

3:未处理事件的影响

接下来,刚才分好的四个小组,自行讨论选出一个场景,模拟表演一分钟,上台表演。然后,老师进行评价。

这个过程很有启发性,也促进了我对自己的反思。

第一个小组表演的大致剧情是:孩子不好好踢球,被罚站。爸爸把孩子带到妈妈面前,气呼呼地向妈妈描述孩子的罪状,说孩子撒谎。孩子辩解说,自己没有说谎。爸爸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继续把孩子训斥了一番,然后扭头走开。妈妈安慰孩子。

老师问:妈妈最后有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孩子到底有没有撒谎呢?

妈妈说:并没有接着问、也没有搞清楚,当时看孩子委屈,就带他去吃肯德基了。

老师点评:如果这个家庭,每一次,处理此类事件都是这样不了了之,就是没有去搞清楚事实、没有搞清楚孩子到底有没有撒谎。这样的孩子,会分不清楚事实还是规则。

显然爸爸是专制型的,没有和孩子好好沟通,就断定孩子在撒谎。

妈妈照顾孩子的情绪,但也没有去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妈妈应该相信孩子,还是相信先生?这个问题没有被处理。

在这种家庭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分不清楚事实和规则。如果他真的撒谎了,妈妈也没有惩罚他,而是安慰他、带他去吃肯德基。如果,事实是他没有撒谎,可是爸爸却指责他,他的委屈没有得到处理。

这样会造成孩子认知上的混乱。因为这是一件未处理的事件。生活中可能还有其他诸如此类未处理的事件,日积月累,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形成混乱。孩子可能还会利用父母之间的沟通不畅,来挑动父母的关系,从中得到好处。

4:家庭教养风格(重点)

第二个小组表演的是:三岁的孩子吃饭场景。外婆是权威型家长,要求孩子吃饭时不许玩,半小时吃完。同时照顾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不愿吃,就不吃,但是接下来不给吃零食。

“家庭教养风格”是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提出的。

她认为可以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

在情感维度的接受端,家长以积极、肯定、耐心的态度对待儿童,尽可能满足儿童的各项要求;在情感维度的拒绝端,家长常以排斥的态度对待儿童,对他们不闻不问。

在要求与控制维度的控制端,家长为儿童制订了较高的标准,并要求他们努力达到这些要求,在要求与控制维度的容许端,家长宽容放任,对儿童缺乏管教。

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接受+控制)、专断型(拒绝+控制)、放纵型(接受+容许)和忽视型(拒绝+容许)。不同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以上引用自“搜狗百科”。https://baike.sogou.com/v70083760.htm?fromTitle=%E6%88%B4%E5%AE%89%E5%A8%9C%C2%B7%E9%B2%8D%E5%A7%86%E6%9E%97%E5%BE%B7

上张图,看得直观些。-

教养风格_A.JPG

从上面的描述和图片,大家就可以看出,最理想的教养风格,是“权威型”。即家长对孩子有要求,同时对孩子的情绪有反应。

“权威型”即“民主型”。这种风格的“精髓”是:家长会和小朋友共同商量制定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双方都接受的。然后也会约定,如果没有做到,那么惩罚措施是什么,当然,这也是双方都同意的。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是否民主,还要看孩子的年龄。

一般来说,对于小学一年级以下的孩子,不用“太”强求民主。比方说,你不用问一个两岁的孩子:“宝宝你大便在尿片上,要不要给你换尿片呀?”这是你要帮他做决定的。

而在小学一年级以后,孩子的自我开始形成,就需要和他商量、制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要求、和“惩罚措施”。

专制型家长,就是对孩子有要求,可是对孩子的情绪没有反应。比方说,要求孩子每天练琴一小时,不管孩子再怎么哭哭啼啼,也一定要练。

溺爱型家长,就是非常照顾孩子的情绪,为此不惜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只求孩子开心。

忽视型家长,就是对孩子要求低(或者没有要求),对孩子的情绪也没有反应。就是“随他去”。

5:你是什么教养风格?(重点)

回到第二小组的表演,宝宝的吃饭场景。

刚才讲到,外婆是“权威型”。接下来出场的奶奶,她的表现是:要让孩子把这碗饭吃掉,如果孩子自己不吃,她就喂孩子吃(孩子一边吃、一边玩儿)。就这样,一顿饭,可能要喂一个小时。

我最初的判断,奶奶是溺爱型。

我的理由是,奶奶爱孩子,孩子自己不吃,她就喂;孩子边吃边玩儿,她就随孩子,慢慢把饭吃完,也不催促孩子。这是典型的“溺爱”啊,照顾孩子的感受,降低要求。

老师点评刷新的我的认知。

老师说:初看起来,奶奶是“权威型”混合“专制型”。

奶奶的要求是:我得把这碗饭让孩子吃掉,至于她吃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这不管,反正吃掉就可以。“吃掉这碗饭”是奶奶的需求,而并不是孩子的需求。

同时奶奶也很关注宝宝的情绪。如果宝宝反抗,她就先停下来,不喂。等宝宝情绪安稳了,再继续喂她。

所以,老师最后的总结:奶奶是“披着权威和专制外衣的溺爱型”。

这个结论实在是触动了我。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其实就是这种“披着权威和专制外衣的溺爱型”。

看上去,我对心心有要求,希望她多看书、希望她完成一定的作业。心心会觉得有压力,觉得妈妈对她的要求很高。所以,我表现出来的,是专制和权威。

然而,当她磨磨蹭蹭、搞到很晚,也没有完成那些事情,我又会心疼她晚睡。我会说:今天晚了,你就早点睡觉吧,没做完就算了,就不要做了。

就这样,我在照顾她情绪的同时,降低了我的要求。这个时候我就变成了溺爱型。

这样,真的,很不好!

一方面,制定的要求没有达到。

另一方面,虽然我最后妥协了,表面上尊重了心心的情绪,但实际上,她的感受里,我还是那个给她提要求、布置作业的专制性家长,她觉得我根本不关心她的感受,只希望她做作业。

6:重要的“澄清”技术

第三个场景是我们小组的表演。

有一位小组成员,说她家的女儿特别受不得批评。她练习钢琴,如果表扬她弹得好,她就会很高兴;可是,一说她弹得不到位,她就会很伤心,情绪越来越低落、声音越来越轻,最后还会哭起来。

老师问:如果孩子哭了,你们会怎么处理呢?

同学回答说,她和爸爸会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如果觉得是女儿在耍小聪明偷懒不想练习,那就让她继续练。如果觉得女儿是真的觉得伤心、有挫败感,他们就会先想办法稳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让她继续弹。

老师又进一步问:你们如何判断女儿是不是在耍小聪明呢?有没有可能,家长过于专制,以自己的认知来推断孩子的认知呢?

老师给的建议:要想办法找到孩子的认知。比方说,她是不是觉得这一段琴特别难、很努力了也没有进步?

家长需要确定孩子真正的认知和想法,才能了解孩子哭泣现象背后的情绪指向。

这样的交流过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归属感,觉得爸爸妈妈愿意花时间来了解自己,觉得“我属于这个家、属于爸爸妈妈”,才会有安全感。

课堂上有一个小插曲:老师在说某一句话的时候,前排有一位学员笑了一下。老师就停下来,问她刚才为什么笑?是因为老师哪句话说得不对,她笑老师?还是某句话引起了她的共鸣,她会心一笑。

同学说,是对老师的话产生了共鸣,因为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

老师说,刚才呈现的这个技术就叫“澄清”。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互动中,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反应,如果有疑惑的地方,要和孩子“澄清”、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和孩子说:妈妈不明白你刚才那句话的意思,你能不能告诉我呢?

如果不做这个澄清的动作,你可能会在内心做一些假设,但这个假设未必是事情的真相。

7:溺爱 VS 民主?(重点)

有同学提问:溺爱和民主的区别?比方说,同样是孩子不想吃饭,孩子说自己不饿,然后家长就同意他可以不吃。这种反应是属于溺爱还是民主呢?

老师回答:区别在于,有没有执行规则?能不能坚持规则?

孩子不吃饭,可能是因为真的不饿。你不强迫他吃饭,就是民主的家长。

同时,如果约定的规则是:不能不吃饭而吃零食。那就要坚持这个规则。

比方说,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说不饿、不好好吃。过一会儿又要吃零食了,家长给他吃,那就是破坏了规则,是溺爱。

如果,家长不给他吃零食,也不安慰他,或者说一些这样的话,比如:“刚叫你吃饭,你不好好吃,现在不能吃零食。”那就是属于忽略孩子的感受,属于专制型家长。

民主型(权威型)家长的做法是:在坚持规则的同时,也关注孩子的情绪。

家长会安慰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饿、很不舒服,但是我们说好了,要好好吃饭,吃完饭才可以吃零食。你刚才没有吃饭,现在就不能吃零食。我们等下吃晚饭时,好好吃,好吗?”

可以抱抱孩子,表达对他的理解。同时,也坚定地不给他吃零食。

这样做,既照顾了孩子的情绪,同时也坚持了规则。

讲完这段,我脑海中飘过:温柔而坚定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案例就是:孩子早上睡懒觉、不肯起床,起床以后也磨磨蹭蹭的。家长催促无效,最后只得全家齐上阵,帮孩子穿衣服、准备早餐、加快开车速度(这样也不安全)送孩子去上学。

这背后家长的想法,就是担心孩子迟到,会被老师批评,这样孩子就会难受。家长照顾孩子的感受、爱孩子,所以帮助孩子不迟到。

这属于溺爱型。虽然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但可能造成将来更大的问题。因为这样做,会培养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

家长代替孩子去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上学不迟到是孩子的责任。同时,也反映出:家长不相信孩子可以自己承担责任。家长剥夺了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

在这样的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对现实缺乏正确的认知。孩子会认为,所有人都像父母、像家里人一样爱他。一旦受到挫折,就会受不了,比如,早恋、或者追星受到挫折,就会觉得很痛苦。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还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自己人生的目的。反正什么事都有家长帮忙做了、反正家长什么都能搞定,那么我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在很多富二代的家庭里,就是这样的情况。

8:专制带来的问题

说到专制型家长,老师用自己的家庭举例。

老师的妈妈,是一个不轻易表达爱的家长,这让老师觉得妈妈不是很亲近。

老师生了孩子以后,妈妈告诉她一个座右铭:对一个孩子的爱,一定要埋在心里,不要表达出来。不然孩子会“骨头轻”(暴露了我是上海人,哈哈)。

于是老师终于明白了,她的妈妈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虽然很爱她,但是不轻易表达。

这样,感觉上是“专制型”呀,因为对孩子的情绪没有反应,总是冷冷的。

我想到很多爸爸可能是这样的。

我倒时一直向我家姐姐弟弟表达我对他们的爱。我常说:妈妈爱你。然后搂搂抱抱亲亲。还开了个公众号,给“心心的礼物”(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老师分析了前一阵子的新闻,一位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六七百名学生的年级里考了七十几名,跳楼自杀了。

在外人看起来,这孩子已经是非常优秀了、已经是top 10了,为什么还要自杀?

从孩子的遗书里面,可以看出他的内心。

他说,爸爸妈妈每次都说,如果考了一百分就怎么怎么样,但是从来都没有兑现过(听到这里,觉得好心疼这个孩子呀)。爸爸妈妈只关注他的成绩,不关注他的感受。

另外一个例子是,北大毕业的一位学生,还去国外读了研究生。回来通过媒体,发布了一篇文章,控诉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并断绝关系。

老师的解读是,这件事情一分为二来看,家庭和孩子本身都有问题。

孩子已经是个成年人,不应该老是拿原生家庭来说事。这样下去,他的行为模式也会影响到他的下一代。

孩子可以选择和父母好好沟通,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求助。可是,他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媒体发表文章来攻击父母。把家里的问题暴露到大庭广众之下。这是不成熟、不妥当的做法。

老师提到,我们的媒体,现在为了抓眼球,什么都干,缺乏底线。收到这样的文章,媒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请孩子去寻找心理咨询师帮忙,而不是公开发表文章。

这样的“控诉信”公布出来,伤害了一大批父母,也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8:自动思维: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重点)

讲到民主型,老师用自己家里最近的一件事举例子。

老师看到女儿用洗脸仪在洗脸,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洗左边的脸,就提醒说,洗脸时间要平均,如果洗一个部位的时间过长,可能会损伤这边的皮肤。

女儿听到这句话,当场就火了,很凶地回了妈妈一句,说:我又没有一直在洗这边!然后,把一千多块钱的洗脸仪狠狠的摔在墙上。

妈妈对女儿的反应很震惊。因为妈妈说那句话纯粹是为了表达对女儿的关心。没想到竟引来女儿这样大的反应。妈妈当下的心情是感到委屈,同时也很愤怒。

毕竟妈妈有着深厚的心理学基础,马上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反应,立刻平复下来。

妈妈没说话,回到客厅和爸爸坐在一起。爸爸看到女儿这样粗暴对待妈妈,火了,要去教训女儿,被妈妈阻止了。

女儿接着就出门了,进过客厅看到妈妈没有说话,出门时狠狠甩了一下们,“嘭”的一声。这是女儿的第二次发怒,发怒的原因,是妈妈没有回应她第一次的愤怒(摔洗脸仪)、妈妈没有进入到和她的权力之争。

妈妈自己进行了反思。明明是一句关心女儿的话,为什么会引起女儿如此大的反应呢?

妈妈的分析是:女儿陷入了自动思维,只要妈妈一开口,女儿就会默认妈妈在指责她。这应该是和她们过往的沟通模式有关系,是妈妈让女儿产生了这样的“自动思维”。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妈妈自己的问题。

我听老师分析到这里,觉得很感动,对,真的是:感动!觉得老师太伟大了。

如果我碰到这种情况,早就炸毛了,可能情绪失控,基本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分析和反思,并且最后把原因归到自己身上。

老师说,她开始接触心理学的时候,女儿已经小学毕业了。学习了心理学,才意识到,之前很多的处理,都是有问题的。

这句话我很认同。

中午,女儿给妈妈发短信,问她晚上要不一起吃饭。这是女儿在向用她的方式,向妈妈道歉。

吃饭时,她们都没有提这件事。

晚上,女儿要洗脸时,找不到洗脸仪,就问妈妈放在哪里。其实是妈妈把洗脸仪藏了起来,制造谈话的机会。

妈妈说,想跟女儿聊一聊早上的事情。开场就说:早上的事,是妈妈的问题。(我再次想说,老师真是太伟大了。)

女儿马上说:是的,是的,就是你的问题。(受到理解、情绪得到舒缓)

妈妈继续说:“妈妈想和你讨论的,是你的自动思维。早上,妈妈观察到,你洗左边脸花的时间长了点,我提醒你一句,说的是事实,表达的是对你的关心。”

“而你觉得妈妈在批评你。这可能是你在无意识层面,觉得妈妈以前一直批评你,只要妈妈一开口,不管说什么,就是在批评你。”

“这是妈妈的问题,因为我以前没有学过心理学,我没有意识到我的一些行为带给你的影响。(说的太好了,真感人。)”

“妈妈希望你有一份自我觉察。因为如果你带着这种自动化的思维,最终会让自己痛苦。你看,你摔东西、甩门,妈妈什么也没有说,而你自己会收到伤害。”

9: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在向孩子提问时,不建议用“为什么”开头的句问句,因为“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指责。

可以用这样的问句代替:有什么困扰你?什么原因,让你产生这样的情绪?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反映,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那是因为日积月累的沟通不良造成的。因为以往每次沟通的结果,都不是孩子想要的,所以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自我,就干脆不和家长沟通了。

家长要有所觉察,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和孩子的沟通变少了?

家长要意识到,所有当下的问题,都是由过往造成的,现在焦虑已经没有用了。要用未来的眼光来看现在,现在可以做些什么,避免未来的问题。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眼里的问题,和家长眼里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孩子看来,不穿衣服不是问题,但是冷得流鼻涕了,人不舒服了,就是问题。

孩子觉得,不做作业不是问题,但是,由于不做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同学也不跟他玩儿了,那就是问题。

有同学问,和老人在一起,在育儿观念上和老人有分歧。如何改变老人的教养观念?

老师说,改变别人是很难的,只能改变自己。如果不满意老人带,那就自己带。当然,说说都是轻松的,很多情况下,由于条件所限,并做不到。但是心里要清楚、要有这样的认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今天的情况,也有自己的责任在。

这样,就会多一份理解,起码先把自己的心理给调节好。

10:家庭教养目标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养目标。比如我的目标,是希望心心成为一个具有成长性人格、内部驱动的孩子。

老师分享了芬兰父母的家庭教养目标,也很有借鉴意义。

分享给大家。

家庭教养目标.JPG
11:孩子的成长发展和心理需要

老师画了一个表:影响个体的因素。我就偷懒直接贴图啦。


影响个体因素_B.jpg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影响个体的因素有很多。作为家长,可以直接控制的,貌似只有“家庭”这部分。“生物因素”是不可控的,其他诸如“同伴”、“自我意识”,家长可以施加影响,但也不可控。

所以,关注在可控的部分,把能做的做好,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今天学的课程,是属于“社会环境”下面的“家庭”,下面的“家庭教养”。

我特别喜欢下面这幅画的比喻: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家长给的阳光雨露,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成长需要的养分_B.jpg

最后,送给家长的礼物,了解你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做一个好爸爸/妈妈。

孩子的心理需求:

- 无条件接纳
- 安全感
- 肯定、赞美、认同
- 学习、认识、范型

全文完。

其他育儿、心理、正面管教相关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