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轻人正要过独木桥时,刚走几步,不巧对面已有一位孕妇走来,于是他很有礼貌地转身走回桥头,让孕妇先过。待孕妇走过后,年轻人又走上了桥,但走到桥的中央,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年轻人又走回桥头,让樵夫过了桥。
第三次,年轻人不敢贸然上桥,待独木桥上无人行走时,才匆忙上了桥。快到桥头时,迎面而来的是正推着独轮车赶路的农夫。年轻人这次不愿回头,很客气地向农夫说道:“先生,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理,说道:“你没看见我正推着车赶集吗?”两人互不相让,这时,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位僧人,两人则请僧人为他们评理。
僧人问道农夫:“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市集了。”僧人回答:“你既然急着赶集,为何不尽快让年轻人过桥呢?你只要退几步即可,年轻人和你就可以过桥了。”农夫一言不发。
僧人又笑着问年轻人:“你为什么要农夫让路?”年轻人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经让了许多人,若继续让农夫,我便过不了桥。”“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僧人反问道,“你既然已经让了那么多人,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此话说得年轻人满脸通红。
“争”与“让”之间,智慧的人常常能够有正确的选择。那些富有智慧的人,一般都具有与世无争的性情,这种退让,往往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与热爱。而那些“争”的人,恰恰相反,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也行有时候让你退让有些勉强,不想退让,以为这样做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加顺利,成功的希望更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你先退让一步,才会使他人退让。这就像拳击一样,伸着的拳头要再出击,必须要先收回来方有力量。
豁达大度、胸怀宽广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古往今来的史实表明,凡事业上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而是那些胸怀坦荡、豁达大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