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人物十分钟的行为,可能是他十年生命的反映。——《三体2:黑暗森林》
当罗辑应白蓉的要求要在小说中创作一个他心中最美的女孩时,罗辑不得其法。总觉得笔下的女孩如一个提线的木偶,直到白蓉说出了开头那句话。
这句话也点醒了我,让我想起不知是哪里看到的对伟大的小说的评价:你会在小说的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作者对人物命运深深的悲悯和同情,即使是书中最恶的人,也都拥有作者一定程度的同情。接着就举例了托尔斯泰和陀斯绥耶夫斯基的作品,称只有这样的小说才称的上伟大。作家与作品互相产生有力的印证:这样的作家人格一定是高尚的,文学功力一定是深厚的,因为他对虚构的人物都能倾注感情,可见其悲天悯人,可见其笔力老道。同时也只有伟大的作品中的人物才能收获人们这样的同情和喜爱。
是啊,即使在虚构的小说里,那些创作出来的人物也不是一个个纸片剪出的纸人,不是这个场景用完就要轻易丢掉的。不是你想让他死就随便死的。他是活生生的人,你必须从一开始就赋予他基因,从而赋予他生命,他的生命和你一样真实,有喜怒哀乐,有命运的考验,有人性的局限,有生死的藩篱。当你安排一个人物非正常死亡时,你是无所谓的觉得,你已经该死了,你就这么点戏份。还是在心底突然听到他们的呐喊:为什么我会以这样的方式在这个时候死去?我想两位文学巨匠会说:这是你的命运,你的性格,你的经历,你的挫折,你的性格,你的美好等等共同决定的,是你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这是你为你自己选择的结局。其中一个似乎还真的说过:我很好奇我笔下的主人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只是个观察者,是他引着我。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或许没有精力去赋予他们每一个人都这样细致的关爱,但是主人公必须要在细节方面充分的丰富和细化,他应该倾注着你大半的心血。你甚至要为他一个人而创作出他周围接触的所有人物和环境,来凸显他,使他实实在在地像个拥有自主意志和生命的人。
感受一下《三体》原著的美感:
于是罗辑照着白蓉说的做了,完全抛开自己要写的内容,去想象她的整个人生,想象她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他想象她在妈妈的怀中吃奶,小嘴使劲吮着,发出满意的唔唔声;想象雨中漫步的她突然收起了伞,享受着和雨丝接触的感觉;想象她追一个在地上滚的红色气球,追了一步就摔倒了,看着远去的气球哇哇大哭,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刚刚迈出的是人生的第一步;想象她上小学的第一天,孤独地坐在陌生教室的第三排,从门口和窗台上都看不到爸爸妈妈了,就在她要哭出来时,才发现邻桌是幼儿园的同学,高兴地叫起来;想象大学的第一个夜晚,她躺在宿舍的上铺,看着路灯投在天花板上的树影……
我被这段文字的美感所打动,一个你心爱的人物的创作,可以说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投影,你或许真的要拿自己的一点生命去换她的整个生命。人物是活的,等到细节足够充实,她就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你甚至不能强迫她去做你书中安排的这个或者那个情节,因为她不愿意,因为这不是她能做的事情。这就是人物创作的奥秘。
发散联想:从虚构人物联想到自身。我们自己的命运不也是如此吗?老天赋予了我们丰富的基因,就像作家赋予人物一些特性。这是先天的。从婴儿不断地成长,经历,学习,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生命添加材料,添加变量,我们的人生曲线变的复杂或依旧简单。人生就像函数,有些人没有自变量,一个“y=常数”就能代表。比如夭折的婴儿,即使他有丰富多彩的基因,也没有机会展现出来。有些人生活平淡,像一条有一定斜率的直线,易于预测,一眼望到老。这或许是低层次人们的局限或者徘徊的状态,比如落后山区的人们,比如世界上还存在的原始部落。
这里我们不谈随时间增加y的增大这方面。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积累起来进步的也挺大,y的数值也很高,不是也很厉害吗?我想利用一次函数表达的是那不易改变的、深层次的先天特质以及后天错误习得的思维习惯,尤其是妨碍我们追求幸福美好实现人生价值的东西。它就像一条直线般在没有正确的纠正之下而显得不可阻挡,不会出现本质的改变。
俗语中的“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就表达了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涵义。这是基于我们在小时候“最是本来面目”的情况下所展示出了一些深层次的、后天不易改变的特质。它是如此强大,即使后天的学习与经验在你的人生函数上添加了许多种类的数值,也不会对你的生命轨迹造成太大影响,如果你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的话。它来自哪里,来自人类从原始人类进化到今天还保留的一些生存或者性格特质(比如对甜味的喜爱,我们的祖先知道甜的东西多数能提供你能量变得有体力今天我们知道那是因为生物课上学习认识了葡萄糖会提供能量。比如对蛇的恐惧。比如股市中的最后的集体疯狂)。
如果是正面的特质,那自然很好,但如果是反面的特质呢?我们会听到许许多多类似于“我就知道他早晚会这么做”的句式。
要真正改变,就要下极大的功夫,使自己的命运变成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变成两个自变量,三个自变量,引入新的方法,使自己的人生曲线变得丰富多彩。
李笑来老师每周讲解的概念,就是属于真正改变人生曲线的方法。一个正确的概念有多重要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之中,将时间尺度拉长,那些在意识和潜意识中指引我们做选择、做决定的概念或者说思维就会决定我们的人生方向,对客观世界、对真实的生命造成实质性的结果。人生过程中多个事情累加之后,那个错误的思维如果没有被调整就会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积累变大,最终在关键时刻给予宿命般的一击,我认为这就是人们念念叨叨的宿命。例如:Y=x+3,如果你改变的只是常数,即使数字大的惊人,那依旧永远都是一条直线,奔向结局。如果路途中间有一道坎,你就会陷进去,如果有一道墙,你就会撞上,如果有诱惑,你就会被停留。恐怕人生的象限上,到处都是这些密密麻麻的点。
如果引入的正确概念不够多,形成的方法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执行力和决策,一道坎难不住你,可能第十个坎依旧会绊倒你。那些负面的深层特质以及后天教育习得、自己错误总结、错误选择的思维如果不被意识到,我们就会一错再错,次次吃亏,不长记性,还觉得自己已经十分努力,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会自己主动选择停止成长(给自己又添加了一个负面变量)。
一错再错,一疼再疼,确实令人沮丧,挫折感倍增。可是我们依旧会再出发。我想大自然的本意是想赋予我们不断尝试再出发的能力,从而我们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一个人受到一次挫折就再也不敢做事,如果小孩学走路摔倒一次就再也不尝试继续行走,那真是没救了。可幸的是,这样的负面特质应该每一个人都没有,老祖先已经替我们从基因里排除了。我们需要做到的仅仅是:最差也要做到不要次次疼在同样的地方,资质稍微好点的做到这次疼了,下次换个地方疼,然后达到不疼,然后抓住那个让你快乐的、有价值的东西。
更幸运的是,依旧很疼的人们,在这些这一次疼与下一次疼之间的间隙,我们可以找高人,找那些已经疼过的人、现在不疼的人学习,用心地学习,然后再去行动,画出自己人生美丽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