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使用简书第二天,刚好看到这个专门给爸爸提供的话题,觉得有趣,正好想培养培养写作的习惯,就用这个开写吧。
千言万语真到落笔突然不知道从哪说起了,好吧,请原谅我的词穷。先挑近的说。下班走进小区的时候我还在想今天我到的早,可以到停车场去等媳妇和孩子。谁知抬头一眼就看见了花妈(女儿的小名中有一个花字)领着一个身穿花裙的小姑娘慢悠悠地溜达。我看见了花妈,她也看见了我,于是她俯在女儿脸旁说了几句,就看见女儿喜笑颜开地向我这边张望,手里拿着貌似粘贴的东西边笑边跑向我,一个可爱的小家伙,美滋儿滋儿地跑过来,一把我就抱起了她,美美地亲一口她的小脸蛋儿,女儿今天心情貌似特别好,柔声细语地说了句:爸爸怎么那么厉害呀,一下就把我抱起来了!
哈哈哈,那一刻的心情不太好形容,好像什么都忘了,反正就是抱着她看着她的小样儿,听着她在那自说自话。(把媳妇晾一边了,好在花妈不计较)谁知道呢,下次注意。
突然想起上周的父亲节,女儿在幼儿园做了一个纸质的领带,帅得一塌糊涂,在领着女儿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挂脖子上了,感觉无比自豪,怎么说呢,我对礼物这东西挺淡漠的,从小生活在单调的有些沉闷的军人家庭环境中,基本没什么节日的概念,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也都各自习惯热闹的节日独处,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者寂寞,凡事无所谓。不过收到女儿亲手做的礼物那一刻,我能感受到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我表现出来的惊喜和开心,女儿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挂在我怀里,女儿也特别的有成就感,带给别人快乐本身就是一件特别值得开心的事儿。她这么小估计就有所领悟了。
一开始写就停不下来了。说说和女儿的交流方式的变化吧。记得女儿三岁之前,我多数时候摆出的还是一副权威架势,对孩子的教育停留在管控阶段,可能也是受到小时候成长的影响,总想着让女儿服从。现在想想好可怕,幸亏女儿从小就是个不服管的主儿,压根就不把老爸权威这事当回事,自由生长,我行我素(当然啦,得益于全家人适度的引导,孩子没有专横跋扈,蛮不讲理)。
人的成长和进步大多数是来源于反省,我也一样,在和孩子的沟通中觉察到了孩子对我的一种敷衍和对抗的苗头,这其实也验证了此前的教育或者说交流方式是行不通的。于是我每天睡前都会对这一天中与孩子交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复盘。通过总结我发现,当我把自己的角色从父亲或者长辈中解脱出来,纯粹把自己当作女儿的一个朋友,一起幼稚一起疯,真的会很快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关心,一起执行什么事情也更有效率。当然了,孩子的情绪脑发育的进度要滞后于理性脑,有些情况下,比如孩子困了,累了,饿了,渴了都会引起孩子情绪的波动,这种时候基本是听不进去什么道理的,孩子真的会失去理智,变得不可理喻,恰恰是这个时候,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
在公共场合,如果孩子做出一些我认为不正确或者不合适的行为时,我会碍于面子,立刻制止批评孩子。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至少我是这样,其实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其实偶尔孩子撒撒娇耍耍赖真的没必要上纲上线,严厉批评,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总是以为孩子怎样怎样,事实并不一定就是我们以为的那样。记得有一次,我给女儿洗澡,这丫头扬起水花弄的一身都是水,于是我就说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你啦,弄的爸爸全身都是水,太不舒服啦。女儿乐呵呵地说,爸爸给我洗澡都出汗了,我也给爸爸洗洗。………我这算不算是辜负了女儿一片好心。
其实人都是自私逐利的,反正我是这样。自打女儿三岁多,我发觉孩子的心智成长突飞猛进,经常是语出惊人,恰好那一阶段,我也在自我救赎。于是萌生了一个重活一次,陪着女儿一起长大的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算难。最先摒弃掉的就是沟通的方式,每次和女儿讲话我都会先蹲下来,先做到形式上平等,每次对女儿讲一些规范性的事情时,都以自己小时候为例,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规范。其实很多时候大人对孩子挺缺少耐心的,我就是这样。总想着靠提醒批评几次就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不然,孩子多数都在观察,最好的教育是身体力行,做好榜样。至于说教嘛,可以讲故事的形式,一次不行就说十次,十次不行就试二十次、三十次。可惜大多数人试到五六次就放弃了。此处请回想一下孩子在学习说爸爸妈妈这两个简单的字之前他们听了多少次,在心中默念了多少次,用眼睛观察口型看了多少次吧。成长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观察和关爱,好好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有时候抱着这三十多斤的宝贝女儿到处溜达真不太轻松,可一想,趁着能抱动就多抱抱吧,为了多抱女儿,我几乎天天锻炼身体,强度不一,但这对我是刚需,所以谈不上坚持,就算乐在其中吧。也许再过些时日,能抱动,女儿也不一定让我抱呢。
今天的主题是未来五年为女儿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从没想过,也没想好怎么说,做什么呢,也许什么都不做更好吧,我自己也是个孩子,正在和她一起长大,我们互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