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研究的最重要的是线性空间,伴随着最实用的核心产物就是解线性方程组。
向量空间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向量呢?因为向量的全体就构成了一个线性空间。正如研究实数数,实数的全体构成了实数域一样,而且,也仅有线性运算,才能保证运算结果还在这个“域”内,也即“封闭性”。于是,类似地,八条公理定义了向量空间(来自百度百科):
(∀a, b∈F及u, v, w∈V):
1. 向量加法结合律:u + (v + w) = (u + v) + w;
2. 向量加法交换律:v + w = w + v;
3. 向量加法的单位元:V里有一个叫做零向量的0,∀v∈V , v + 0= v;
4. 向量加法的逆元素:∀v∈V,∃w∈V,使得v + w = 0;
5. 标量乘法分配于向量加法上:a(v + w) = a v + a w;
6. 标量乘法分配于域加法上: (a + b)v = av + bv;
7. 标量乘法一致于标量的域乘法: a(bv) = (ab)v;
8. 标量乘法有单位元: 1 v = v,这里1是指域F的乘法单位元。
先看第八条,在实数域中,我们有“1”使得1*a=a(a为实数),从而能表示该域当中所有的元素;在向量空间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包含一个空间中所有维的单位元,使得“1”*v=v,其中v是一个n维向量。若已知
类似实数域,那么通过单位元的表示为:
这里的“1”,记录的是xi在这个n维向量中的位置与伸缩倍数,这就和数域中的“1”类似了。
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我们有定义“正交”,虽然难以直观想象,但可以定义在n维空间的正交,无疑,在用一堆向量表示任意一个向量的时候,正交向量是最方便的。
那么,可以用另一个方式来解释(1.1)式:每一根轴上的单位向量构成了一个标准正交向量组,x1, x2…xn为每一个单位向量伸缩的倍数。
矩阵和线性方程组
但是,在表示任意一个n维向量时,得到的往往不是那么美丽的标准正交基,而是任意的一组由n个向量组成、能充满n维空间的基。
求Xi即要是解线性方程组:
这里再换一种角度,看成向量:
若有f(X)=v,那么f就是一个从X到v的线性映射。把这个线性映射如此排列,就成了矩阵:
以上还是n*n的矩阵,任意的m*n矩阵,m是向量维数,n是未知量Xi的个数。
到这里,就可以方便地是用高斯消元法了,其本质就是把线性方程组分成主元列和自由列,。消元、化成行标准形之后剩下的主元个数就是矩阵的秩。
从而,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存在自由列:
也就是矩阵、或者说线性方程组的系数A满秩。
对于方程组AX=b,主元和增广矩阵(不再赘述)的最后一列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方程有唯一解。
1.存在自由列:
如果,r(A)<r(A|b),即没有主元的一行对应了增广的一列元素不为0,此时显然AX=b无解。
如果r(A)=r(A|b),由于
可以简单地得到其特解: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A的作用就像一个函数,在微积分中函数表示作用在变量x上得到f(x)。在线性代数中,扩展到多维上,A作用在x上得到Ax。其中,变换后方向保持一致的向量尤为特殊。多数情况下,对于给定的A,得到的Ax方向与原先不同;如果Ax与原来方向平行,就称x为特征向量。于是,有更加简单的表示方法:λX,λ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伸缩倍数。
为了方便地求矩阵的幂了,假设存在A的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x1,x2, …xn},放在一个方阵里,构成方阵P,算一下乘积:
举例,对于A^k,k -> ∞时什么情况下A^k -> 0?由矩阵的对角化可以得到|λ|<1。所以,特征值的几何意义在于表达了在某个空间上特征方向的伸缩比例:λ>1,扩张;λ<1,收缩;λ=1,不变。
至于矩阵的相似,就是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对应的矩阵,在之前的一组基下我们用变换A,在另一组基下,就是B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角化就是在寻找一组基,使得在此之下的线性变换达到最简形式,看起来就像微积分中的成正比一样。
最后的二次型,本质也是一样:在保持图形不变的基础上找到一组基使得方程形式最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