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书法对联赏析(23)

对联释文: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蜨下寻花


该对联源自北宋文同《北斋雨后》的颔联“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何绍基以行书将此佳句转化为楹联作品。

“蜨”应为“蝶”的异体字,原诗作“蝶”,书法作品中可能因篆隶笔意而采用古体写法。

“占竹”生动展现禽鸟选定栖处的动态,若改为“站竹”则丧失灵动性。

通过“雨后”“秋深”时空叠加,以“双禽占竹”“一蝶寻花”的微观景象,勾勒出清寂雅致的园林情趣,与文同“野兴渐多公事少”的隐逸情怀呼应。

艺术特色

篆隶融行:长横取隶书波磔之势,转折处藏锋蓄势,如“竹”字竖画含篆籀古意。

笔墨韵律:借助回腕执笔法形成线条自然颤动,“占”“寻”等字粗细对比鲜明,墨色随纸纹理层次变化。

艺术价值

此联作为何绍基晚年作品,既保留颜真卿楷书宽博格局,又通过碑帖融合消除斧凿感,兼具金石质感与书写韵致,是其变法成熟期的代表作。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别署东洲居士,湖南道洲人。道光十六年进士。于经学、诗文、词章、金石、史地均有造诣。书工四体,自成一家,世皆重之,为晚清书坛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注:网图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