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拉日娃创业了,业务范围和时下热门的“区块链”毫无关系,甚至和多年前大热的“互联网+”都沾不上一丁点边,她下定决心要做的是——一家麻辣烫店。
是的,一家听起来毫无创意的麻辣烫店。
1.
其实,大约两年前开始,我和拉日娃就开始暗搓搓地谋划我们的创业大计,几乎每隔一两个月,餐桌上、下班后,我们就会眉飞色舞地向对方阐述自己绝佳的idea:“租个青浦大棚种蔬菜,有机市场大大滴”“广告公司好,轻资产,利润率高”。
这些关于创业的激烈讨论,最终都停留在战略阶段,没能落实。
就当我的创业热情开始消散,两个月前,拉日娃不经意地向我透露,自己的麻辣烫店不久后就要开张了。
What?我黑人问号脸。
“你要开麻辣烫店?”
“恩,是的。”
“在哪里?”
“上海马戏城附近。”
“多少钱资本投入?”
“三十万。”
拉日娃一脸认真,把选择做麻辣烫的缘由,以及半年来对行业的调研,娓娓道来,语调平稳踏实,一改往日的夸张起伏,抑扬顿挫。
我突然意识到,这一次,这家伙,是玩真的了。
2.
我和拉日娃相识四年,四年前,我俩同为某夏令营的带队老师,一起看过大西北的荒漠,经历过“失娃复得”的大喜大悲,还“镇压”过四十个熊孩子,是不折不扣的革命战友。
在我的记忆中,拉日娃多数时候都没心没肺没个正经,像个永远不识愁滋味的二逼少年。但这一次,她一反常态的认真,简直让我出乎意料。
“我不是一个认真的人,但认真起来不是人。”
这句话套用在拉日娃身上,再合适不过。
从租下店铺到正式开店,不过用了两周时间。
期间,她和小刘完成了包括:加盟商烫菜技巧培训、食品安全考试、店铺装修、人员招聘、供应商谈判、竞品分析、渠道开拓等一系列工作,效率之高,让同事瞠目结舌,周边竞争者闻风丧胆。
而我作为她的好基友,自然通过她唾沫横飞的叙述与对团队活动的频繁缺席,直接与间接地见证了整个过程。
“这南京培训的地方离火车站好远,路上还要经过一片垃圾场,熏得我简直快晕过去了!”
“小刘在直播抓菜,你看他穿着店员的衣服,看起来就像麻辣烫店里的店员!”
“我看马戏城旁边有个顺丰中转站,打算免费给他们送几碗麻辣烫,做快递员生意。这种事只能我做,小刘去送人家肯定以为下了毒。”
“这家供应商价格太贵了,只能当做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一如既往,嬉笑调侃,只不过,话题从原先开口闭口不离的男友五月天,变为了灵石路上的麻辣烫店。
3.
创业改变人生,也塑造了个性。
一家小小的麻辣烫店,神奇地让一个逗比少女变成为生活鸡毛蒜皮操心的老阿姨,也让曾经的二次元少年,脱胎换骨。
拉日娃的神秘男友小刘,在店铺开张之前,我从未见过真人,唯有一次算打过照面的,是通过微信视频,我在视频这头用老母亲般的欣慰和热情Say Hi,小刘呢,腼腆转身,向远处的洗手间径直走去,只留给我一宽厚的背影。
小刘曾是个超级宅男,不爱旅行,不做家务,唯一的爱好就是打游戏,月入数千元的他,收入的大头都挥霍在游戏上了,据说,曾为某手游一掷千金,一个月充值了近两万元。
谁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害羞腼腆的90后,现在,竟然能硬着头皮,招呼那些身形高大的彪形大汉;
这样一个对金钱没概念的人,竟然一分一毫都开始算计,甚至会在没有客人的三伏天,心甘情愿关着空调淌汗;
这样一个从未吃过一丁点苦的人,竟能在店铺装修期间,坚持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轴转了一个多星期,以至于某天在高架上开车时,昏睡了过去。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闻鸡起舞为之奋斗的人。
上周末去杭州徒步,欣喜地听拉日娃和小刘说,店铺的外卖订单超百了。
完全没想到,这两个过去连面都不会煮的人,竟然能够将一家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店铺,经营得风生水起,堂吃+外卖订单不断。
恩,拉日娃,小刘,继续努力吧,目标:静安第一麻辣烫店!赛过阿拉丁,完胜杨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