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书评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劝人向善的书,里面基本上所有的善报都是高官厚禄,升官发财,不过书里面的一些修身养性的道理,倒也颇有道理。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主题,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其中立命是袁了凡根据自己的经历去说的,说有人算出他的命格,前面几年的确如此,但是后来云谷禅师点拨之后发现,内外兼修,积德,包容和和气。《易经》里面有说,要做多好事,就一定是快乐和富裕的。做好事一定要出于真心,还有就是切莫因为暂时情况还不错,就过于放纵自己。多想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有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人生,务必做到谦逊。

改过:对于改过,我们有三点:有发耻心(羞耻之心),发畏心(恐惧之心),发勇心(勇气,不要胆怯,害怕)。

这里面对于我处理一些小人陷害,无妄之灾,其实有很大的借鉴,对人忠厚,可以受到福泽,对人刻薄,容易受到祸害。

面对别人做出的你觉得无法忍受的事儿:不值得生气

人人都会有不足之处,应该表示同情;要是有人做出违背道理的事情,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原本就不是什么值得生气的。又想到天下没有会自以为是的英雄好汉,也无埋怨别人的学识;要是所做的事,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都是自己没能修炼好自己的德行,没法感动天地!这都是需要自己进行反思的,那么那些诽谤伤害的到来,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磨炼;我们要乐于接受,又何必发火呢。

如何阻止自己做坏事,得从内心开始治理。想想这和国外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出一辙。

大概最好的改正错误的手段,就是治理自己的心灵,打扫干净心灵的尘埃;每次一产生邪恶的念头就发觉了,发觉后就立刻打消这样的想法。要是没法这样,就必须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再打消想法。再不行的话,就只能在快要做坏事的时候,强行阻止自己这样的做法。要是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方式治心兼顾强制约束自己,以此来消除自己的坏念,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要是只顾着用表面的方式约束自己,不顾及根本的方式治理心灵,那就是最傻的了。

如何面对诬陷,毕竟这也是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一块。

要是因为那些诬陷而生气,就算能言善道,力求为自己辩护,最终将像春蚕一般作茧自缚。生气不仅仅无济于事,反而会有害。其他的各种过失和错误,都应该站在客观的道理上进行思考。道理要是理清楚了,过错将会终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