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神的前提是不为人师?

1_0056_2023-05-15 021450.jpg

好为人师的人都是偷人命的贼,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侵犯对方的主体性,也就是说你让他在他的故事里成了配角,你抢走了他的主角地位。

在这个故事中他成了你的傀儡,受你操控,这位受助者对你的情感是矛盾的,对他来说,游戏虽然通关了,但是控制柄在别人手里。

更严重的说,你不只是偷走了他的主角地位,还偷走了他这段时间、这段生命。感谢你只是表面的,隐藏在之下的是记恨。

历史上几乎所有辅佐幼主的权臣都会在帝王亲政之后遭到清算。吕不韦、霍光、张居正以及辅佐康熙的4位大臣,要么不得好死,要么被死后鞭尸。

为什么年轻人叛逆,他们不是不知道师长说的对,他们是清楚师长告诉他们的是通关秘籍,但是只要他按照这份攻略去做,就不是他在玩游戏,反而变成了别人的提线木偶,失去主体性,他就输了,变成了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
意思是不要把人当工具和物品,才是君子所为。

按照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被物化,任何人一定不希望被物化,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为什么你明明帮了对方,反而成了对方的眼中钉。

即便帮助别人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推进双方的关系,要等着鱼儿自己上钩,等着他来求助,这样才能维持他的主角感。只有他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克服险阻,从你这里获得知识和线索的过程,才是游戏的重要剧情,他才会觉得是他在玩游戏。你一定要让他三顾茅庐,要让他付出足够的代价,让他付出时间、金钱、情感、甚至忠诚。

记住这些不只对你有好处,对他的好处更大,只有如此他才能在你的知识经验中获益,同时保持内心的平衡。

孔子说的很清楚: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的意思是,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想要我教你得交学费,尊重对方的主体性,不要抢别人的游戏手柄,更是职场的基本礼仪。

韩非子在说难篇中明确的提醒各位,给人提供指导一定要有套路,他说如果你偏要把领导自鸣得意的策略,提前从你嘴里说出来,那么你就死定了。

你要做的是帮他找到相似的案例、给他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假装不知道他的策略。只有足够了解人性规律,好心才会有好报,与其说韩非子是帝王术,不如说它是一部人性说明书。

我的系列文章,结合现实生活带你一起成为有道有数,会识势、用势、造势的各种高手,关注我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