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本中读自己三部曲

第一次读绘本的时候,觉得薄薄的一本那么贵,随便读读就好,不用买回家。

而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绘本馆,开始了解绘本,前一个月原来小朋友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一本绘本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有多种玩法。

第二个月发现一本《常青树》的绘本,里面讲了两个年过百岁的老爷爷不同的态度,我将这个故事讲给我家的七位老人听。他们给予了我不同的反馈。

家里老人们的不同看法


我发现一本绘本在不同的人读起来有不同的看法。

第三个月我发现不同的绘本对我自身有着不同的启发。

《我不知道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是谁》

达利B不知道自己是谁,它不断追问尝试,也不知道自己的脚为什么那么大。一只黄鼠狼出现后告诉它,它是一只兔子,并且准备扑过去吃掉它。就在这时,达利B想都没想,他闪电般地将黄鼠狼踢得远远的。然后被大家称之为英雄。

读这本绘本的时候,我想到了哲学三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而这个故事轻松地就打破了我对自己的刻板印象。

兔子不一定怕黄鼠狼?而我也不一定就不可以?

从小在爸爸的强势、妈妈的否定、奶奶的溺爱中长大,成长为不独立自由的人。

0-6岁无意识状态,没有建立规则感;6-12岁没有身体独立;12-18岁没有精神独立;18-24岁没有经济独立,我完美地错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但是我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可以因为接下来的路难走,就放弃自己。于是我首先做的就是跳出来,从一个三线城市出来,来到大城市尝试,追问我是谁?尝试新的事物,找寻自己。

《鸭子骑车记》
《鸭子骑车记》

一个鸭子怎么会骑自行车呢?它收到了很多动物的不同意见,可是它从来不在意别的动物的眼光,一直往前骑,从骑不稳,到骑得飞快,到最后带领所有小伙伴一起骑。

我来到大城市,现在从事蒙台梭利教育的工作,其实被很多人不看好。

为什么一个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人去学这个?

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考老师?

不就是带孩子嘛,有啥难的?

也有告诉我很辛苦的,你确定要做么?

我也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正确的,但我现在需要不拒任何人眼光走下去的。

我喜欢这份工作,我就觉得孩子从小培养好,才会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完整的人。我很赞同蒙台梭利博士的教育理念。

学习人类倾向,知道了人类倾向是伴随人类一生的,会让我们去改变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所以我可以通过人类倾向去发展自己。例如好奇的人类倾向,让我接触到了蒙台梭利教育,然后通过不断探索的倾向深耕,来使自己不断成长!

学习四大发展,知道自己小时候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叛逆,原因是感觉到自己被限制,没有得到自由的发展。

我将学习这鸭子精神,不断在这领域深耕。

《安的种子》
《安的种子》

此绘本讲了本、静、安三个和尚种莲花的故事。本很急切想争第一,却不考虑种子需要什么;静给予了种子过度的关爱,不是种子真正需要的;只有安,不急不忙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着,在合适的时间将种子种下,然后等待它发芽开花。

人生是长跑,不要急,慢慢来,才会快。

我们将我们的种子在适合它的环境种下,不会因为短时间没有成长而焦虑,不要过度压榨自己而身心疲惫。

身体健康才走得长远,分清楚重要的事情;有目标才可以踏实地向前走,一步一个脚印,安心地向前走。

从绘本中可以学到很多,一本好的绘本是适合所有年龄的人反复读。小孩子从故事中学认知,培养习惯等。其他人也可以在故事中读自己、读他人、读社会。就看你如何去阅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