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跟着狗走到山上,当然没人会注意山上的两只动物。猫看着山下的隧洞,车辆来来往往。猫说“他们在山的身上打了一个洞,山会不会很疼?”狗的耳朵不太好使,但它的鼻子灵,马上嗅到了猫的意思。这样的问题是难不住狗的,但是作为猫的好友,它也只能说“肯定疼,换了谁谁也会疼。”狗早就明白猫的心里住了一个孩子,动物的心里会住着人类,它有时感到奇怪,不过换作人类的年龄,猫也只有孩子那么大。
太阳西沉,晚霞悄悄的弥漫在天上。
很久以前我就听人说过,有一只猫和一条狗每天山上看日落。对于这个故事我一直都很好奇,我想见见那样的动物,与它们建立一种类似动物情的联系。所以我曾经一度的在个个山头晃悠,后来我才渐渐的明白,这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大人哄小孩的故事 ,说故事的人并没有给猫啊,狗啊赋予一层特殊的意义,去诠释自己的感官。 现在我想重新定义一下这个故事。那我是应该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是不是应该多用一些调侃的语气?还是……果然我无从下笔。对于女性我是同情的,这话虽然混账,但不违心,要不让猫充当这一角色,那狗呢?人有两面性,何曾站在对立面看自己?我带着这种焦躁,希望从故事的外面走到里面。 我养了一条狗和一只猫去创造故事这个环境,希望这个故事一直的流传下去,与现实交接,与后来的人不期而遇。
朋友见到我养的猫和狗说“怎么有兴趣养动物,不写你的长篇作文了。”
我坦诚的说“想得到一篇故事的环境。”
“得到猫和狗的故事?”
“对,我很想见到那样的动物。”
“你认为养了猫和狗,就可以走进去,年龄是你的界限,你会注意别人的私人感情?”
朋友突然变得很了解我,“最后在通过这个故事去欺骗自己,发泄自己的消极,那我建议你用第三人称。”
面对朋友如此的直白,我感到自己的丝丝卑劣在心中升腾。房里的猫和狗趴在地上,一起望着门外。不知我的生命中还有几个人扮演朋友的角色。
(二)
家里的猫狗不是我想要的,它们只会玩我房里的篮球,并露出獠牙,我无法通过它们与故事里的猫狗交流。后来我对它们也听之任听。 山上的猫狗看完日落,就看星星,猫的眼睛像月牙嵌在夜空,深邃。狗只是呆在那里,这只是我的猜测,我对这样的猜测充满了期待。
近来爬山多了,早上醒来脚踝全肿,走起路一瘸一拐。这个故事的结尾会是什么样的?猫和狗老死与山林?又或者它们回到各自的家?有了结尾也不一定好。看来要是与他们相见只能在梦中了。
(三)
我把以上的文字拿给朋友看,他说“你这就是无病呻吟,故事里的猫狗与你何关?可以醒了。”
“我只是想见见那样的动物。”
“你房里不是有吗?那不是动物,是人写出来的,动物会去看日落。有那么多故事你不去看,就一定要陷入自己的私人情怀。” 房里一阵沉默。
“我只是想见见那样的动物。”
(四)
随着时间推迟,我的狗在外面被狗贩子投了药,临死的时候它一个劲的朝我身上蹭。我疯狂的怀念以前的它,那天猫就走了,我肯定它是不会回来了,这是好事。过了几天,我看见河里冒雨洗澡的鸭子,恍惚意识到那故事里的猫狗,原来是我养的。只是它们不愿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