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华老师直播,讲了一个多小时,有些是课程里的内容,有些是再次多次强调,听出了新感觉,感受最深的就是“志”
“志”清晰了,就是知道要去哪里,知道目的地,就不怕路远,甚至,就不会觉得路远,就像我们去一个地方,如果只知道一条路,哪怕是最远的一条路,也无所谓吖!我们总会到达的。总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反而前进不了几步,走不了多远,更别说远方了!
有志者事竟成!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那么,想想自己的志,猛然发现,不知道自己的志是什么,不明显、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
越想越觉得晕乎,感觉这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
跟晓丽聊自己的过往,貌似辉煌,但是,其实是在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最近几年的越来越平庸。
大一的时候,因为自己比别人拼命,很快地崭露头角,得到老师的认可,当年级学生工作负责人,当辅导员学生助理,当团委副书记,同时,又搞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参加江苏省和全国的创新创业比赛各种拿奖,独领风骚,好不风光……
刚刚上班的时候,就参与矿井的开拓工程设计,跑现场,查资料,改设计,现场技术交底,各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领导赞不绝口,同事羡慕的眼神,好不得意……
但是,然后呢?
大学时:大三的时候发现自己差一点点就达不到保研的条件了!科研成果不突出。学生工作方面自己也干厌倦了,没意思,不想干了。在协助老师处理工作的时候也时常出站错误。老师有时候会不满意、生气,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自责不已。
工作到现在:现在不想干活,没完没了的工作任务,不干还不行,别人可以拒绝,别人可以说不会,然而在我这里,不会还不行!说不会干,领导只会批评,说态度有问题,不认真工作。好无语。但是,也对吧!确实是自己没心劲了,不想干,不想去想办法解决,没有以前的冲劲了。
难道我真的是猴子摘苞米的主角?西瓜、苞米、芝麻……一路走,一路扔,最后两手空空,心里空落落?
那么,我该如何定下我的“志”呢?定个什么“志”呢?
不知道。
心里毫无疑问,自动地蹦出来这三个字。
那问题怎么破?
先分析分析自己目前的优势吧?因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先分析分析自己的优势吧。
1.工科生,211,天朝挖煤大学,挖煤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今年年底毕业。
2.六年一线工作经验,有工程现场管理、设计制图经验,有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和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审计验收经验。
3.一直在学习工程经济金融等方面知识,从没停止过。二建证在手,一建在备考,得到专栏课程每天学。
然后呢?什么样的算是“志”啊?举个例子行不行?
我现在想到的就是出来,自己搞个家教培训班,解决温饱问题,也是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解放出来,然后,徐图发展。
因为,在这里,最近两三年,又陷入了死循环,越忙越乱,越乱越烦,越烦越不想干,越干越差,身心俱疲,受损严重!不可收拾……
十年来一直在逼着自己往前走,害怕没钱花,害怕被人瞧不起,害怕各种……
获得了一些,但是,却都不是可持续的喜悦,说明,认知上就有问题,钥匙不对!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先扔掉这根鸡肋再说!
入定,集中精力修炼一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