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华夏,寻根溯源

2001年,北京鲁迅文学院毕业,曾任《楚风》主编,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享有的特殊津贴获得者林河先生,出版了一本《中国巫傩史》,对中华文明基因做了初探。

中华文明基因初探

林河先生受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稻理论”启发,对人类文化中“野性”与“驯性”之分做了追渊,翻开此书,大有“惊艳”的感觉。书中关于“野性”文化的阐述出现在21年前的很多言论,着实让人赞叹不已!其中“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存在于野性文化之中”、“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一万年”、“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等论点,简直让我瞬间自豪感爆棚。随着他气势磅礴的文字一探巫傩,美不胜收。

而这本被称成为“一部中国人及世界华人不可不读的奇书,一部全人类都值得一读的奇书”,我居然在它出版21年后才看到……

不要再说自己有文化了,去面壁思过片刻吧。


巫,自远古至今不曾断灭的文化,有巫与觋之分,远古时期巫即医,智者,首领,王者…能通鬼神之语言,得神鬼力量守护族群,保民安泰的人。

傩,古代在腊月举行的 一种驱疫逐鬼的仪式,是原始巫舞之 一。后演变为 一种舞蹈形式。


书中描述,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多元”,人种多元,名族多元,环境多元,生活方式多元……在这份“多元”中,文化却汇聚成了两类,一类是只占中国人口5%以下的“圣贤文化”,也就是我们在课堂,培训等地方总是被搬上舞台津津乐道的帝王将相,圣贤名士……另一类是占了中国人人口95%以上的“平民文化”,即“巫傩文化”。

而圣贤文化3000余年,巫傩文化400万年……

一些自认清高的在“圣贤文化”教育下的所谓“高素质人”认为巫傩文化是迷信的,落后的,甚至粗俗的,其实只是孤陋寡闻不知其美而已,圣贤信帝王,追捧王权……巫傩信神明,祭拜鬼神……说到底都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一个部分。

人类最早的四大发明,居然是“直立行走”、“用手做事”、“用脑思考”、“用口说话”……

哈哈哈哈哈…………


古人认为:“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就是说,只有“祭神”和“打仗”这两件事是国家大事,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中详细描述:“”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查了一下注解,祭神的阵容简直堪称奢华无比!时辰要吉利,法器要有金玉声的,巫女要选最美的,祭品要用香草铺垫着,还要有歌有舞有乐队………金堂玉殿都是给神明准备的,从古至今,还有很多地区保留着这样的祭神礼仪。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之所以能横穿帕米尔高原,传播到了罗马,中国商周青铜器之所以举世无匹,中国的宫殿,庙宇之所以灿烂辉煌,中国甲骨文之所以闻名世界,无一不是“巫傩文化”结出的璀璨硕果。


天色渐晚,意犹未尽……

合上书本,回到烟火人间,悄悄想象了一下,如果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巫,可以实现我一个心愿,我会要什么?(请赐我余生财运旺盛吧)

哈哈哈哈哈……

我没有遇到女巫,

但我遇到了一个胖帅胖帅的觋,在远古与当下之间,为我搭起了一座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巫祝城隍民俗文化和你 有关系吗? 如果你是中国人,那就一定和你有关系! 中国人的骨子里,关于“叶落归根”“认祖归宗...
    点财堂阅读 606评论 0 0
  • 巫祝民俗文化之~关于“年” 在巫祝民俗文化的传说中,年又叫做“夕”,过年的那一天,又叫做“除夕夜”,除夕除夕,就是...
    点财堂阅读 311评论 0 0
  • 九件事情在破坏你的财运~ 在上一篇里综述了九件破坏你财运的事之六件,在巫祝民俗文化里,神明的世界和人间是一样的,财...
    点财堂阅读 529评论 0 1
  • 今日尾牙~腊月十六 在最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巫祝•城隍民俗文化中,今天是一年中“结账”的日子,称为“尾牙”。 尾牙...
    点财堂阅读 657评论 0 2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今年的除夕时间为202...
    点财堂阅读 35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