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七个章节,这次介绍本书的第一章。
总体说来,这章讲述了小城生活化的故事,展现了呼兰河这一小城的民俗生活场景,小城里的人的无所谓与作者的心境有明显的对比,虽然文中描述的笔墨甚少,但从少数简单的句子中,不乏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开篇为读者展现一个凛冽的严冬,冻裂了大地的肌肤,冻伤了人们的手掌。肃杀的冬季,渲染着悲凉的气氛。
呼兰河是一个不繁华的小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有名的算是十字街,这里有金银首饰店,布庄,茶庄,药店等等。这里可能算是最热闹的地方了。
除此之外,还有东二道街,街上有火磨,街上有两家学堂。还值得提到的是,东二道街的大泥坑了,在旱年多出乱子,下了雨也更危险。城里的人都知道它的厉害,到仍有的人冒险尝试。不幸时,遇到翻车事件,车夫满身泥泞,有的人前去帮忙,还有些站在一旁参观,喝彩。我感受到的,这里的人,心态些许有些畸形吧,以至于作者甚感难受。这个危险的泥坑淹死了马,猪,鸡,鸭以至其他别的东西。尤其是当集市上买便宜猪肉是,大家都说是淹死的猪,可是谁也没去证实过,仅有少球人说到可能是瘟猪肉,当孩子在听了大人的话后,脱口而出时,大人们的态度在其他人面前就完全不同,还打骂着孩子,告诉他不是这样的。这前后不同的差距,让人内心倍感不安。
西二道街上没有火磨,学堂只有一个,这两个的对比,或些反映除东西两街的一些差异。
另外,还有一个小胡同,这里边没有什么铺子,住的人家少,发生的事件也不那么让人感到新鲜。最淋漓尽致的是买麻花事件了,买麻花的人沿着胡同走,人们摸了摸,看了看,没有多少人愿意买,看热闹的心态的人们应该较多,终于来到一个中年妇女家门口她带着5个孩子,孩子们挑了挑,选了选篮筐里的麻花,大的只有一个,其他孩子拿到小的则不甘心,相互追赶,为了得到大麻花,导致最后大的被毁坏了。
在太阳偏西之时,买凉粉的出来,他的出现都让人知道快是晚饭时节了,他一过,天色也渐黑,摆摊的人们收拾好则回家了。
接着,出来的是买豆腐的。提到豆腐,大葱,辣椒酱配上堪比美味。买豆腐的收市后,人们也吃过晚饭,大家出来看看晚霞——火烧云。其中生动描写的一段:“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色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晚霞仿佛为动物着上新装,尽显其姿态。还有各种颜色的云,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还有不同形状的,像马,大狗,猴子,大狮子……时间恍恍惚惚,云褪去,夜晚人们进入梦乡。
最后,写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作者仅用了小篇幅的语言刻画,可是不难看出,这四季里人们需要做的事情,而且循环往复。不知是作者故意这样简单的描述,还是真的这个小城让她心理感到难安,不愿用过多笔触来描绘。
读到这里,我颇有感受到作者对这里的人的不大喜欢,甚至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出厌恶,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鄙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