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day2

不定参数(变长参数 )

ado使用 ... 表示变长参数,那py呢?
python自定义函数中有两中不定长参数,第一种是name,第二种是*name。加了星号 * 的参数会以元组(tuple)的形式导入,存放所有未命名的变量参数。加了两个星号 ** 的参数会以字典的形式导入。

第一种形式的不定长参数,在传入额外的参数时可以不用指明参数名,直接传入参数值即可,第二种因为返回的是字典,所以传入时需要指定参数名。

下面是两个简单的栗子:

‘ *name ’形式:

1 def funA(a, b, *args):
2 print(a)
3 print(b)
4 print(args)
5
6
7 funA(1, 2, 3, 5, 6, 7)

输出如下:
1
2
(3, 5, 6, 7)

可以看出,前1和2这两个数据传给了a和b,而剩下的5,6,7三个数都以元祖的形式存在了args这个参数中,所以在第四行输出args时,输出的是个元组,当然也可以像访问元组那样输出args中的某一个值,如下:

1 def funA(a, b, *args):
2 print(a)
3 print(b)
4 print(args[0])

输出如下:
1
2
3

这就只输出了args这个元祖中的第一个值。

‘ **name ’形式:

1 def funB(a, b, **vardict):
2 print(a)
3 print(b)
4 print(vardict)
5 print(vardict['l'])
6
7
8 funB(1, 2, l=3, m=4)

输出结果如下:
1
2
{'l': 3, 'm': 4}
3

可以看出,前1和2这两个数据传给了a和b,而 l 和 m 这两个参数被以字典的形式存在的vardict中,所以第四行输出的是一个字典,第五行只输出了vardict这个字典中的一个值。

个人觉得第二种形式要比第一种形式更好用。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在填写资料时,有些选项不是必填项,那么怎么判断用户有没有填写呢?这个时候这种形式的不定长参数就发挥作用了。

集合 set 支持数学中的交并差等集合运算,可以使用 in运算符来判断是否在集合中,还有,判断 是否为子集,超集等

字典只能用 d["a"],不能用 d.a,好操蛋!!

py 没有自增自减运算符,即 i++ i--都是错的,只能这样 i = i + 1 或者i += 1,减法类似,但有 ++i和 --i,不过是表示正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