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告诉你: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更具魅力

美人

在高频社交时代,了解社交中我们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交心理既有趣也有益。今天我们打开的是一本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圣经》”(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的评价)的书,它的名字叫做《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从1972年出版以来,有非常丰富的版本,全球畅销数千万册,可谓是名符其实的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著作。

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当代最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阿伦森是全球心理学界的“超级学霸”,成为美国心理学会110年来唯一同时获得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三项大奖的学者。1981年,阿伦森凭借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授予“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理事会年度教授”称号,1992年他还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今天,有幸看到阿伦森化身为家庭成员,心理学研究专家和青年导师三重身份,既专业又通俗的为我们解读人类共性问题和心理隐喻,给我们带来很多明示。本书全文50.3万字,重点解读五个观点:

  •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阿伦森第一定律、从众、如何说服别人。
  • 认知偏差:人类的思维是有局限的,因为人类是认知吝啬者(简单化、自我中心思维、自身认知的局限性)。
  • 如何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降低攻击性
  • 如何打破偏见?
  • 如何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有魅力:人际吸引的一般性就是喜欢那些付出很少就能带来最大奖赏的人,本书有很多让人意外的例子。

这本书的语言既理性又克制,用研究者的“我心”尽力唤起“他心”的共鸣,深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藏在坦率直接的语言背后,极大降低普通大众理解本书精华的难度。本书被列入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豆瓣评分9∙4,近6000人参与讨论读后感,是普通人进入“社会心理学入门”之选。

关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阿伦森认为“我们生活在两种准则相互矛盾的状态中:一种是与个性有关的准则,另一种是与从众有关的准则。”如果不能离群索居,就必然要关注我们生活周遭的“社会性”需求和我们自己的独特需求,了解如何更好的融入人群,以及他人可能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偏见和认知。好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研究其规律并通俗的把实验的隐喻讲明白,能帮助未来的年轻人更好的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这正是作者的本意。

希望走在人群中的你,为适应社会和发展自我之间找到一种和解。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人类自从发明文字以来,距今已有七八千年。最早的文字为社交中的信息传递和自我表达而生,之后“社会性”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基本生存属性。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性行为背后有很多心理原理等待我们去开发,而阿伦森正是带领我们探秘的队长。

阿伦森第一定律认为“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他的学生艾伦∙博施德观察并进一步解释这一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作恶者只不过被人们贴上疯狂,残忍或者其他一些特征标签。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有讨厌行为的人形成一种情境压力,甚至迫使大部分正常的成年人用一种非常令人厌恶的方式行事。这才是疯狂背后的原因。

而当我们自己遇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压力时,情况变得非常不一样。我们很可能因为别人的意见或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意见,我们会“从众”跟风。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动机呢?其实,我们自己的动机是希望做出正确判断,对于别人来讲,动机变成希望你能给他人带去好感。这种来自群体压力,是否会对我们的判断作出影响?在阿希实验中得到结论是,留给个人的私密性越大,人们出现从众的可能性越小,换句话说在一群人中人们很难保持独立思考,不受信息干扰。

想要削弱人们从众,就要减少他们当众表态的行为,同时让他们自己在做群体决定时意识到“我的表态代表着我的责任”更要尊重真实的个人意见。如果是普通人和专家一起集体表决,那么普通人从众的心理倾向很大,因为他们会受到更大的表态压力。

他人的行为很容易让我们自己认为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我们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或者奖励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从众行为。尤其当权威人士在场时,我们的服从程度会越高。

你以为不参与事件,只做旁观者就没有冲动吗?不是的。大量的危难事件现场说明,现场有大批围观者时受害人很可能得不到帮助,人们避免轻易“介入”,对于任何一个旁观者中的某个人,“社会性”对他帮助遇难者形成一种抑制性影响。

比伯∙拉塔纳和朱迪丝罗丁,以“危难中的女性“为题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者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年轻女性持续发出“脚不能动了”,摔倒在地板等等各种救助声音,测试大学生们的个人反应。单独呆在一个房间的人70%会出来帮助别人,群体待在一起有旁观者在场的人,只有20%提供帮助,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如何与他人相处或是救助他人,是无法靠说服解决的,但媒体却可以轻易做到。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新闻是客观的事物,而新闻广播员不是在向我们推销商品呢,是什么因素决定着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电视新闻内容,为什么我们会被电视等信息载体俘获的呢?

毫无疑问,电视或是其他载体,包括微信公众号,都需要能够吸引观众。他们必须拥有说服大众的能力,就像阿道夫希特勒的高级助手赫尔曼戈林说的,人们总要听到领袖们的命令,了解你必须做的。只要告诉人们正面临攻击……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一手都会奏效。

无论载体如何,媒体的威力是借助情绪感染放大。在政治舞台上,媒体也帮助许多政治家演员最大限度与选民建立好感。当代的总统候选,如果希望谁胜出,就必须让人感觉他能让人满意。所以在美国每一届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赛之后,专家们都先要判断一下谁更像总统。在美国,大多数的候选人都得花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募集竞选的捐款,抵扣不断上涨的商业电视广告费用。竞选变成了一场高成本的表演,据说一个竞选年美国国会竞选的联合成本已经超过10亿美金。

界定教育和宣传的边界非常微妙。一只阿司匹林广告很有可能在误导观众,以更高的价格完成推销。但是兜售一位总统候选人复杂得多,需要有政治策划师,演讲撰稿人,候选人自身临场发挥都要展示出来,要尽可能清楚,流畅的表达观点,让公众,接受,候选人在政策和美德方面的思想,这是教育。

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说服艺术是教育,对某种特定信条的系统传播却被认为是宣传。
无论怎样,说服的路径只有两种,一种是把核心观点加以权衡,通过事实和数据进行系统思考的“中心路径”。另一种并非依据核心观点全面深入思考,更像是边缘线索,被视为是“分支路径”。但律师和政治家,往往能把宣传和教育完美结合,在信息的可信度,吸引力,理性和情感借助等方面达到较为娴熟的融合。

人类是认知吝啬鬼

当红作家马尔科∙格拉德威尔解释了在网络时代意见领袖通过从众机制,让事件发生戏剧性改变的可能。比如,在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可以通过一次合适时机,将主流社会走势推到一个临界值,再通过口口相传的连接器,找到几个行业内专家谈论这一现象,随后总会找到适当的地点通过更大曝光的谈论,最终传递到普通人群中,形成口碑。

研究发现,我们更容易被“专家”的身份所左右,我们更愿意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吸引。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衣冠不整的人,和一个衣冠楚楚的人时,我们会认为后者提供信息更具可信性。我们看不起乞丐,对生活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存在芥蒂,都缘于对一个人身份认知的判断。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人类是认知吝啬鬼。举个例子,前几年大量社会新闻报道,在有人围观的受难现场,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帮助受害者。这并非偶然,除了行凶者的威胁效应,使在场的旁观者对他人形成抑制行为效应,还因为人们认知保守。

假如你和一些朋友走进一家餐馆,你的朋友点了一份意面,但服务员送上来的却是披萨。你的朋友觉得披萨口感不错,但在是否取消订单上,大家发生了争执。朋友的表现有点反常,大家怀疑他立场不坚定,应该找服务员退菜。但其实这位点菜的朋友只是“易得性便捷式判断”驱动想简单处理事情,这正是我们大脑喜欢简单化,而使朋友做出反常举动。

认知心理学证明,人们是通过态度来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你认为什么事物正确正是由你的态度决定。你看到一个女性很肥胖,你会认为她可能贪吃或缺乏自律,缺少个人魅力,你会对她产生一种距离感。相反,当她举止优雅,谈吐非凡时,你则会给她带上一种正向光环,心生好感。人们通过态度做便捷判断时,通常没有完整思考和论证过程,很可能影响到我们最终作出正确逻辑推理。

当我们缺乏时间思考,又接受不到过多信息时,或者需要做决定的事情不是特别重要,我们就会不自觉开启大脑的便捷式判断模式,前面提到的从众心理,也可能是其中一种。

我们还喜欢将成功归因为是性格好,而把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就像世界杯上,每进一个球会将球员贴上身高优势,控场运球经验十足等等标签,相反如果没有进球,则会认为是团队配合等等方面出现脱节。这在认知心理学中,被认为是“自利偏差”。我们出于本能保护和维护自我尊严,愿意把自我描述得足够好。

有自我中心思维也不全是坏事,有时候对我们也有帮助。比如,我们对事态过于乐观时,会更加努力以使事情往好的方向发生改变。有时遇到人生艰难的事,反而不容易被摧毁,而获得更为积极的精神状态。这正是社会性动物有趣的地方,认知有意歪曲信念,但人们拥有自己完美和理性付出需要。

移情他人降低攻击性

正如让雅各∙卢梭所言,人类生来本是一种善良的动物,正是社会约束使我们变得敌对和攻击。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人类嗜杀成性,在所有动物中肆意毁灭的行为独一无二的多。谋杀,虐待和战争,哪一个不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

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们认为,攻击性与生俱来,但人类具有理性行为和自控能力。科学家们在动物身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是否采取攻击行为取决于过往社会经验,以及它们对所处社会背景有怎样的理解和认知。

伦纳德∙博克威茨的研究具有双面性,人类天生具有当面挑衅刺激的攻击性,但人类也极具可塑性和灵活性;差异主要由文化决定。在文明的社会中,适者生存仍然主导着人们释放攻击性,而文化取向和价值观传递,又使得人类一代代在竞争中适应性成长。

认知科学家还发现,人类以及动物的攻击行为与大脑中央的杏仁核有关,与雄性的睾丸素也有关系。此外,攻击性还与酒精类饮料,个体正在经历痛苦与不适,受到的挫折和攻击,以及所受待遇,以及外部媒体暴力都有直接关系。

诺玛∙费斯巴哈和塞莫尔∙费斯巴哈证实,通过移情,人们能有效减少攻击性行为。通过分辨人们不同情绪,扮演成处于各种痛苦情绪状态下的人,并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移情训练”能成功引导他人减少攻击性行为。另一对科学家也证实,移情是一种重要缓冲器,可以阻止极端攻击性行为。

体验其他人正在体验的事物,感受他人悲伤的处境,向他人敞开心扉,欣赏他人与我们的差异,站在他人角度观察世界,学会移情对我们人际关系具有深刻意义。

世俗偏见和定型威胁
三岁的黑人小孩能确定自己作为黑人“很不体面”,而拒绝黑人娃娃玩具而去和“更高级”的白人娃娃玩具一起玩,这一现象被肯尼斯∙克拉克和梅米∙克拉克证实。这种行为暴露出“隔离但平等”的教育设施本身就是偏见本身,会让少数族裔孩子认为,他们被隔离的原因出于自身存在问题。

社会对女性,少数族裔的偏见由来以久,人们依据错误或不全面的信息对特定群体形成敌对或负面的态度,这就是“偏见”。戈登∙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中专门对偏见的隐藏性和主观性作了对话式陈述。

20年后,有人把这种对特定群体的特征或动机定义为“定型”。和“偏见”一样,二者都不考虑群体成员差异,但“定型”不同于“偏见”,本身不具有侮辱性,大多数情况也无害。不过,剥夺个体拥有独特性特征的权利,主观形成某种“偏见”或“定型”臆测,却是对人自尊心的伤害。

“定型”的伤害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性别定型会认为女性要承担主妇义务应该去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不相信女性会在某些社会领域比男性更出色。除了社会观念,有些女性受母亲性别定型信念影响,也会对自己有 “自我打击”倾向,会认为自己真的比哥哥或弟弟的数学能力差。

相反,在体育赛事中能够战胜自己反败为胜的女运动员,是对“定型”偏见的勇敢反击,她们善于把“自我防碍”的意念弱化,打破怀疑自己能力的潜在威胁,反而更容易赢得比赛。

现在,由于女性和少数族裔自身的努力,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大大减少。但“他者即地狱”,受经济和政治竞争,文化习俗,现存社会规范等因素影响,带有“偏见”和“定型威胁”的事件仍然四处发生。

在人群中更具社交魅力
大约在300年前,哲学家,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注意到,完全被爱所征服的恨会变成爱,因而这种爱会比先前没有恨而获得的爱更为深刻。

在人群中,我们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吸引,想获得他人对我们的尊严和喜欢。我们对身怀某种才干的人,和我们信仰和志趣相同的人,对真诚的,有能力的,聪明的,精力充沛的人充满好感,并看重给对方留下美好印象。

戴尔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一书中解释了这种人际关系真相。想要赢得他人的喜欢,我们就要表现出他人喜欢的样子,并“毫不吝啬地去赞扬”他们,就像我们自己喜欢给予我们正面评价的人一样。人际关系的很多法则都有推己及人的内隐规则。比如,人际吸引中我们更容易被外表吸引,被有相似经历或观点的人吸引,我也喜欢被人尊重。

我们也特别喜欢只需要我们付出最少代价,就能为我们提供最大酬赏的人。仅凭一副长相,颜值高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职务,高工资,更受人欢迎的待遇,相反,能力更强但外表更普通的人,恰恰需要无数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好莱坞的电影中也有经典例子。男孩和女孩相遇,很快被对方迷住,坠入爱河。之后随着误解出来,双方受到伤害,并愤怒的结束关系,带着痛苦离去。随后因为某个机缘,二个再次相聚并消除误解,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们一直在寻找让我们付出最少代价,却可以收获最大酬赏的朋友或是伴侣。

哈维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发现人们不停地从陌生人中寻求赞赏,同时又承受着来自最亲密朋友或爱人的伤害。既享受稳定关系带来的亲密和信任,又想通过陌生人的认可获得更多正向收益。我们就是这样避免着自己的脆弱,尽力想驾驭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认知局限性使我们产生失误用。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构造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洞穴隐喻 。洞穴中的 “囚徒”心满意足地生活在黑暗之中,把墙上的阴影当成幸福来追求;而打开认知的智者则处在一种窘境之中:跑出去寻找太阳,道出真相引导光明,却被众人视为疯子,引来杀头的结局。

我们希望自己具有理智的,适应性的社会性行为,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自身的认知局限和人际关系中的主观性,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并获得新成长,考察我们与他人之间真实的人际关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打开认知洞穴的智者,很高兴与你共读。

最后,想要在人际中建立独特的认知模型,送上6项社交认知原则与君共勉:摈弃自我中心思维,毫不吝啬赞美他人,有意绕开便捷式判断惯性,学会欣赏他人与我们的差异,重新认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尊重,尽量独立思考避免从众。

本书金句:

爱一个人与喜欢一个人的确是不同的体验。

一个人的外表吸引力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以及人们受他影响的程度,而且还可能改变人们对那些与他有关的人的看法。

自尊心低的人并不会感到去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有多么困难,因为做不道德的事情,与他们的自我概念之间没有什么不协调。相反那些自尊心强的人,更可能拒绝做不道德的事情的诱惑,因为行为不道德,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失调。

人们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但只是在没有充分的理由,对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相反的观点进行辩护时才会如此。

自我中心思维取向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它常常包含我们对过去的时间和信息的记忆,人们对那些关乎自身的信息描述具有更好的记忆。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