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梦想这个词,真实十足的抽象与幼稚,连讲出来都要小心会被鄙视一番。中学时最大快乐是给小学分开的朋友写信,她聊到梦想,或者那叫理想也行。她认真的说将来想当个演员,飞行员,作家,等等。对呀,小时候的孩子大概的梦想都是这几样,不排除跟当时的认知就关系,小时候知道的职业不外乎演员,教师,作家,建筑师之类,哪怕现在也知道人生有更多路要走,却没有太大选择余地。
最近也开始关注王守英的新闻,去翻她微博,很多作品还是不错的,尽管好多人是带着骂她的快感和自我优越感去看。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只有小学文化,但看了她写的文字之后发现文笔朴实真挚,是很多大学生都写不出来的水平,文中提到她想做的事就一直坚持,想写文字就一直使劲儿写,手都磨得气泡,做服装造型也是坚持做,尽管她母亲并不支持,经常将她的作品当作柴火烧掉……
知乎里有人提问对王守英的看法,大部分回答这种人哗众取宠过一段时间就没人记得之类,也有同样在学习服装设计的人愤愤的说,这种人做的设计完全不合格,完全没考虑到材料制作的实用性等等。但有一个答案我很喜欢,作者犀利的指出某些人的恶意批评不过是看不过她一个初中都没念完的人做出来的设计比苦读好多年的艺术生要强。博主还说,翻看她的微博,基本每天好几个作品,这是很多艺术学校的学生也坚持不来的。诸如此类的还有某博主每天一幅钢笔画,就这样坚持了好几年。很多人的梦想与成就无非就是一直做想做的事,如此简单的道理。
坦白讲,我关注王守英真的没有半点去看她出丑的心态,而是真正觉得了不起,所有为梦想大胆努力敢于做自己的人我都羡慕,并且她很聪明,她和罗玉凤一样,一直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很敢做。就在很多人对她们讥讽嘲笑指指点点而找自我优越感时,人家已经一步步朝着目标迈进了。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人告诉大家,这个孩子好傻,每次同时扔一元硬币和五角硬币在地上,她总是拾起五角的,于是大家纷纷扔钱娱乐孩子。后来他拿着钱蹦蹦跳跳去买冰淇淋,老板说,傻孩子,难道你不知道一元的更好吗?他说当然知道,但是捡一元的下次不就没得玩了。
我喜欢她们的敢想敢做,佩服她们的坚持,但最羡慕的还是能找到一件自己愿意为之坚持的事来。前几天去面试,当然结果仍然无疾而终,遇到一个女孩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作,于是选择了这个专业,再不断找这方面的工作。后来她告诉我她被录用了,然后签名更新为只要够努力,什么都会好。这句话好像赤裸裸的打了我的脸。
从小一直被说成很聪明,但从不努力,包括在很多事情上。比如写的一些文章,被人说文笔不错,尽管不怎么写,书也不太读。如今这句话尽管不是对我所说,却远远飘过来,充斥着嘲讽意味,停留在半空中,笑声简直要把我团团围住。
她说被录用了,我回复她恭喜,然后说真羡慕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却没有,我不会真正觉得自己喜欢做哪些事,开心就做,不想做就扔在一边,随心所欲。然而想想自己从来不是为了写作去写作,只是单纯觉得世界有趣而写作。李银河说过人生三大乐趣,包括写作,写作有时是跟自己对话,不断寻找,不断思想,扪心自问,写出来的东西就一定能打动人。所以或者我不从事文字相关行业是好事,目的性而做一件事,我真怕自己很快就没了兴趣。
包括我前阵子画画,帮朋友画了简笔卡通肖像,朋友一直赞,尽管画这种东西是入门级的事情。后来她问我说是否放弃了,我说是,她说果然坚持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当时觉得她有道理,也很自责。后来看了一篇文章,才发现不是这样,坚持到一半就放弃的梦想怎么办?里面说梦想本身就不该看作这么严肃的事情,所谓的追寻梦想是要在途中看见自己不断努力,发现自我,也不是一辈子的是,比如骑车去某某地方旅行,做到就可以了。那么梦想不想再坚持了怎么办?换一个就好。
并且也不需要讲梦想伟大化严肃化,这是我自己的观点,比如你小时候追星,梦想是去看某某人的演唱会,或者更离谱一点,嫁给他(或者娶到某某)长大一些后发现原来自己当时如此愚蠢品味如此差,这个梦想还有必要坚持吗?
梦想这个词本来就够抽象,马斯洛金字塔里提到的人类需求最低层次是温饱,最高阶段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梦想这个词粉饰下的自我价值,不过是为人的心理提供了认可和价值。
最后有必要声明一下,我说这些的目的不是告诉别人努力没有用,而是要理性分清哪些是值得坚持的,那些是可以随着心智的成长适当放弃的。并且也不是全部事情都要靠顽强不懈的努力,就能达到目标,没成功就给自己扣一个意志力不强,不够努力的帽子,更多时候忽略的方法和分析的重要性。当然还是那句我们追寻的往往也不是梦想,而是努力想梦想靠近时,努力的,发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