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的冰面总算化作一池春水,礼部命钦天司选了黄道吉日举行亲政典礼。一来谢天地庇佑,二来借一借这喜气,冲冲太后的病灾。
大殿龙椅后的珠帘撤下之时,皇帝站在殿角有点儿恍惚,母后斥责群臣的声音还言犹在耳。他想,我母后何等胸襟手段,不让须眉,可终究是为了个据她所说纠缠了一辈子的男人走了。
明日朕就亲政了,不知她在北疆可好,可有挂念朕?
“陛下,北疆有信。”福生在他耳边低声道。
信是来了,不是陈太医写的。
今冬北疆暴雪,将军宅第年久失修,三日前午夜旧宅坍塌,将军在内数人全部殒命。
秦俊寥寥数语。
又道,清理遗体时发现数男数女,由于砖砾大梁倾砸,面目已难分辨,唯一女子随身携带宫中御用之物,臣不敢妄测。
大周元正四年二月初十,孝文帝亲政,年十四。
二月十七日,太后薨,帝大恸,素服举哀,辍朝七日。
太后谥文睿,入先帝陵合葬。
二月二十三日,大周武英侯易兆风薨,一代将门由此无继。遵遗愿葬于三关城外老侯爷侧,英灵永保大周。
民间感太后爱民之心,建太后祠,香火不断,后口口相传,成了妇孺口中的“娘娘庙”,说求子最灵。
武英侯易大将军一世报国,尤其北疆百姓性命系于此,遂亦有“将军庙”。
一月之间乾坤巨变,辽海国趁机发兵,秦俊罗毅率部顽抗,经百日终克敌致胜,天下还是皇帝的天下。
元正十年,孝文帝德被天下,大周风调雨顺,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有史官上表称皇帝乃中兴明君,皇帝谦辞不受。
蜀中向来富庶安逸,这几年更是如此。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出城踏青,城外风景秀丽处便更是红男绿女,游人如织。
四月常有绵雨,一阵雨来,未带伞一众人的躲闪不及,便纷纷躲进了山脚下一间小庙。
“你往里站站,别光顾着护着我。”房檐下一个女人将自己身边人拉拢了些,“着了凉还得麻烦先生。”
“怕什么,你夫君我是铁打的。倒是你,虽说比前几年强些,也还没大好。再说,我不护着你还护着谁去?”男人搂紧了她,用自己身躯挡着外头风雨。
她羞红了脸,“当着这么些人……”轻轻推开他,“不然我们进庙里逛逛吧。”
她牵着他跨进门槛,小小殿内供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身披女蟒。有妇人跪在那里口中念念有辞,旁边有大娘见他夫妻进来,便热络招呼:“你们也是来求子的吧?娘娘庙的香可灵了!上回我媳妇儿来拜了拜,回去就给我添了个大胖孙子。这回我又带我闺女来求娘娘保佑。”她拉拉夫妻俩袖子,“你们也拜拜,一准灵!”
夫妻俩推托不掉,走近一看,这娘娘前有一小小牌位,上书“大周文睿太后之位”。二人相视一笑,也只得双双跪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