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之灶糖甜又香

小年到,小年到,老家总要放鞭炮,要吃灶糖来祭灶……身在外省,多年了也没有见到过祭灶糖的影子。倒是走街串巷卖被吆喝的叮叮糖颇像祭灶糖。我没有买过,朋友给过我,尝起来差不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于老家的另一种麻糖,酥甜酥甜的我还没有在四川见到。因为是糖,如果封闭不严,就会融化。节俭惯了的老人是不会扔的,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来个变形记。比如把大坨融化的灶糖撒上面粉擀成面条状,这样既没有以前甜腻了,又不沾手,方便携带,我反而更喜欢吃后者,要是加点芝麻就是活脱脱的灶糖麻叶了……可惜以前酷爱甜食的我现在喜清淡的蔬果了。

        说到祭灶,老家总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的说法,这个说法源于何时,我小时候曾翻遍1000多页的县志也没有找到。我们家是小老百姓,总是24祭灶,偶尔23祭灶(也是老爸说咱自己给自己封个官),25、26祭灶都是民间打趣或骂人的,没人那两天祭灶。不论23还是24祭灶,每家都会自己烹饪或买点平常不舍得买的菜,凑个几样,等当家的(男主人)回来后,全家其乐融融,连狗狗也会因能吃上肉肉而兴奋不已……这样的日子已经多年没有经历过了。我也只能看着老家过年吃的花馍,枕着老家的老虎枕来回味儿时的年味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老人没有老家,兄弟俩各忙各的,祭灶在城市根本没有氛围,我还是该干嘛干嘛吧!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乾隆年间,英刘村手工灶糖业兴起。每年隆冬,几十家灶糖作坊红红火火,赶着祭灶春节的来临。” 这是我们洧川英刘村村...
    刘彩云阅读 5,326评论 6 18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过年的起源 春福齐至,年味正浓。 过年...
    爱蹭鞋底的蚂蚁阅读 4,948评论 7 9
  • Par1 朋友A工作很忙,偏又喜欢读书,爱好广泛。他家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速成书,比如如何一周读一本书、7天学会画...
    飞奔的Seven阅读 3,196评论 9 9
  • 从前有一只鸡,一个人的住在一座高山的林中。每一天早起晚睡,生活相当的平淡。这一天一只鸡,又开始了高山林中的巡视。首...
    署者名II阅读 3,885评论 0 0
  • 现在进入了写作群,跟着那么多的优秀朋友一起听课,写作。我承认我是小白,也知道自己毫无功底。 本来是不敢写,也憋着许...
    花开兰亭叙阅读 1,6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