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理治疗师该说和不该说的话》

这本书以来访者经常会提到的经典问题和对所提问题的回应的形式展开,我有一个担心,读者会被“回应”限制住。不过作者说“我们相信你会调整,个人化以及人格化你的回应。”

随着读书的深入,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美剧《扪心问诊》,发现剧情中Paul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从本书中找到契合点,如是否接受来访者的邀请去看其演出,是否带患癌症的女孩到医院打化疗等等,这些都是治疗中的经典问题。这个剧是这本书的实践版诠释,这本书是这个剧的理论性总结。

花时间组织你的回应,可以大声说:“让我想想怎么可以最好的回答你的问题。”对来访者也是行为从容的示范。

在治疗结束一节中,提到“终止时治疗师的情感反应是存在的而且是健康的。”

心理治疗的改变可以这样比喻:就如同你是一幢有着很多房间的屋子,有的房间让人感到害怕和回避,所以很少被探索。我不认为我们的工作是把这幢屋子举起来,然后换到新的地点新的地基上,相反,我们想要使得这个屋子更加轻松以及可以通达到那些之前我们害怕的房间去。

抵制完全被拉进去成为他们想要的,而要记住他们的需要。你会感到你的角色在转换从而去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趋向正确的情绪体验。想要的和需要的是有差异的 这一点从林先生、王身上我都领略过。林先生说尽管你不喜欢我以这种方式回应你,但我还是要做。王女士说我不能答应你,但我可以抱抱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命令行选项 1.解释器选项 python的解释器非常像unix的shell,在我们使用python的过程中,我...
    微嗔阅读 2,216评论 0 0
  • 最近在开发中遇到一个小bug,bug引起的原因是我在声明一个属性时对一个NSMutableString类型的数据使...
    binge阅读 252评论 0 1
  • 虽然刘主任一开始就说就是写写,了解一下怎么写的,但昨天她和刘主任讨论后刘主任觉得那个方向确实不可能后,她觉得努力白...
    刘姥姥2017阅读 368评论 0 0
  • 生活随时有状况。你,准备好了吗?”脉动“,驱动你全身威力,为你随时准备更佳状态。 想喝吗?hahahaha,这里的...
    Belle0阅读 427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