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段文字,描绘你所看见的太阳是怎样的。
这是给出的训练题目。
经过思维生成训练的与没有训练的写出来会有什么差别呢?
有个孩子初来乍到,直接跟着其他上了一段的同学一起动手写。语言感觉很好,提笔就写,语言流畅,一气呵成。
开头这样写:太阳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太阳吧。
接着另起一段,用了比喻的手法语句写得生动有趣。写鲜艳的花儿在阳光下开得好看极了,旁边的草也长得很有劲。没有太阳的话她们就无精打采的。最后一句归结句,太阳是美丽的大自然不可缺少的。
第三段和结尾一句写得不错。大致意思是太阳给人以温暖,就像人类的好朋友。在伤心的时候给人安慰,在困难的时候给人帮助。结尾处写到:太阳它无所取,只是默默奉献着它的光和热,给人温暖。
结尾一句,一段。
这就是太阳,我的朋友。太阳,我爱你!
总的来说,小片段写得很有章法。一方面写太阳对自然万物生长的作用,另一方面由太阳给予人的温暖再联系到奉献精神,层次递进,懂得挖掘。点睛之笔很到位。看得出来,平时学校课堂上也是训练有素。
另外的孩子经过几节思维生成的练习,写太阳的内容就丰富得多。
从观察所处的位置描写太阳的形状,颜色。写阳台上看到的是洒在人身上的温暖阳光,写太空里的太阳和地球形成白天夜晚的不同。
从花草树木动物昆虫角度写太阳的作用和对太阳的感受,比如描写花,在太阳下色彩非常美丽,吸引蜂蝶,让蜜蜂酿出甜美的蜜;
从人们生活的角度写太阳对人体的健康作用以及对人的影响。比如凉晒被子衣物可以杀菌,有时还能闻见太阳的甜甜的味道。院子里的老爷爷在太阳底下锻炼身体,还有许多小朋友晒太阳,开心的玩耍追逐。
这样的写法,来自于生活场景,来自于观察,可感可触,触角敏锐,就有倾诉表达的需要,就自己所了解的所感知的去写,内容就丰富多彩,从思路、结构、层次到语言表述,脉络清晰。
绘景状物,首先是眼有所见。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会观察,就是确定所描述的物体观察它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联,这些物像在大脑里生成思维。其次,依照物体与相关物体的依存关联,依照一定关系和顺序,横向平铺或者纵向延伸,自然形成思路。
这就是生成的原理所在。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说瞬间的灵感,应该也指大脑生成。
愈加清晰地感觉到,思维生成作文训练,不只是作文训练,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观察思考的习惯。
有一次辅导学生读《过秦论》,文章赏读才刚刚过半,他按捺不住对我叫停,说是想要写首诗歌咏秦始皇。
我便停下,给他时间。他略做思考,即兴生成,个别地方斟酌换字。很快《咏秦王》即成。
待他写完,赏读继续进行。
有时进行几种不同范式的训练,大量的语句口头表达强化对范式的熟悉运用,会自然而然联系到其他学科,从书本到生活,从生活到书本,贯通融合,学习也就有趣得多。
思维生成,笔底下也就自然流淌,所谓文思泉涌,汩汩而出,即如是也。
其实,思维生成,何止是绘景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