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以为‘’思维

最近身边的状况比较多,有情感上的,有工作中的……短短的一星期里宿醉两次,甚至宿醉后还体验了裸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几乎是交了份白卷~~马上就活到30,居然还是如此地不理性不成熟,任(zao)性(jian)自己的人生,想想倒也蛮可悲的。

只是在这过程中,却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绝大多数被伤害的痛苦,其实都是自找的。许多时候,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伤害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的“自以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本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伤害,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话。比如,你以为你付出了那么多是为了别人好,那只是你以为而已。可你给的好别人未必领情,未必能够接受得了。于是你还不高兴了,因为你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你以为你的好别人就应该接纳,应该感激涕零,一旦别人没有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反应,你就会失落,痛苦。也丝毫没有感觉,你助人的出发点其实正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对方。

又比如,有时候你遭遇了背叛、无视等打击,你以为都是对方不好,都是对方不懂得珍惜的错,因此而连声抱怨,变成祥林嫂一样的人物……只是你是否想过,若是没有你的无原则的迁就,没有你自己的纵容,又怎会到头来不被尊重?因为你没有自我,因为你一开始就没有树立好明确的界限,因为你的行为举止使得对方容易对你产生轻贱感……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些不快本可避免,所谓受伤,不过是你给了对方伤害你的机会。当然你的纵容总会有一些“神圣”的理由,可那却另当别论了。

人生中似乎有一大半的冲突与误会,都是不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我们不够客观理性,尤其是在获悉一些社会新闻与道听途说的事实以后,总是习惯受到舆论导向的影响,“同情”弱者并且嫉恶如仇。只是换个角度想想,那些被我们痛骂的人呢?他们是否也有另一面为人所不知的难处?不说源自旁人的报道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倘若是我们站在我们以为的‘’反面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呢?如果我们是他,会不会也倾向于做出同样的选择,甚至还不如他们?没有人是容易的,也没有一件事情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对于事实,我们看见的往往只是表象;对于人性,我们所知甚少。而洞悉每个人真正的内心,或许我们会看到那样一点,没有谁比谁干净,我们之所以像“好人”,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没机会变坏。所有的好,不过是我们自以为的好。

当然,停止这样的“自以为”思维,不是要让我们妄自菲薄,自怨自艾。只是当遇事不顺 遇人不淑时,发泄之余还是要尝试冷静。不要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多为他人“找找借口”,透过他人的思维,想想自己是否何事做得不够得体,他人的心理模式是否注定就不能够接受像自己一样的人……而当多角度思考多了,至少不平感就容易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真正的成熟,真正的平和大气,往往都源于理解。而见识、思考得越多,看不惯的人与事也就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释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2,514评论 1 45
  • 小丑的梦无人能懂,小丑的爱还会有谁能懂,多希望这是一场梦,更希望它是一场不用醒来的梦 我愿意花永恒不醒的时间来兑现...
    冰冰的小耳朵阅读 454评论 0 0
  • setTimeout通常用于在指定的时间之后调用函数或表达式,多用作计时器。用法如下: code:要调用的函数或表...
    匿名1阅读 466评论 6 1
  • 本周学经内容: 《庄子》逍遥游第二 《易经》丰卦第五十五,旅卦第五十六,巽卦第五十七 《诗词启蒙》160~171 ...
    陈惠Cherry阅读 239评论 0 5
  • 最近几年因为民谣而爱上了音乐,每当心情低落时,带上耳机,打开歌单,立马沉浸其中,听完之后觉得生活依旧很美好,真实的...
    xlechao阅读 33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