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李言蹊、李玲利,公管院通讯员:任莹、高语蔚)
为深入了解湘南学联的发展历程,体悟先辈们矢志不渝的奋斗激情,8月15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长沙新民学会旧址与衡阳湘南学联旧址社会调研团前往湖南省湘南学生联合会旧址(简称湘南学联旧址)进行了参观调研。

站在湘江东岸处的公路大桥上,往北侧看,坐落着湘南学联的旧址;往南侧看,矗立着湘南学联纪念馆。大桥连接了旧址与纪念馆,时空隧道连接了过去与回忆。
1919年6月,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夏明翰、蒋先云等联络衡阳各校学生,在湖南省学生联合会的协助下,发起成立湘南学生联合会,推动和领导了衡阳各界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毛泽东先后四次来衡阳,白天到各学校开展工作,晚上在湘南学联工作到深夜,旧址中保留着的毛泽东的卧室便是其奋斗的见证。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湘南学联作为我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的直接产物,不仅助力了湘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革命运动的开展,还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湘南学联纪念馆,作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以“青春壮歌”为主题,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全景式地展现了一百多年前湘南青年学子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披荆斩棘、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不惧牺牲的青春岁月,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部分进步青年立志“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开始了救国的探索之路。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促进文化,改造社会”为宗旨的湘南学联应运而生。毛泽东以湖南为基地,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漫漫长路。传播马克思主义,打牢思想;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强调团结;发动和组织学生运动、组织和参加工农运动,付诸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遍又一遍地锻炼,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列有英勇牺牲的学联成员姓名的石墙,是刻有伟迹的丰碑,所有团队成员们都因前辈们矢志不渝的精神而肃然起敬。 前人们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献身真理、忠于人民的光辉品质,激励着团队成员们勇往直前。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团队成员们立志要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初心和使命,把青春和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以党史洗涤心灵之尘,以党史激发奋进之力,团队成员们将传承湘南学联的血脉基因,弘扬湘南学联的红色文化精神,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团学工作新范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