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浏览器对html, js,css的解析先后顺序的理解

1.首先要了解页面的结构(包含哪些元素?哪些计算机语言能够在页面中运行 )

(1)html

         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还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的标记语言

         (展示给用户,不能太单调,css)

(2)css

         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的计算机语言,能使HTML页面变得更加美观

         (要展示给用户光漂亮是不够的,用户还要能够动态的操作HTML页面,也就是让浏览器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不仅仅是用户能浏览html中的内容,还要能对html页面操作,JavaScript)

(3)JavaScript

         用来给HTML网页增加动态功能、交互行为

         是一种解释性脚本语言(不进行预编译)

         目前我们熟悉的语言Java、JavaScript、C、C++,都属于高级编程语言

         ①计算机不能理解高级语言,也就不能直接执行高级语言了

         ②计算机只能直接理解机器语言,所以任何语言,都必须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运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③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解释。

              1)编译:Java语言的运行先经过编译,但是JAVA语言的编译不是直接编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而是编译成JAVA虚拟机能识别的class文件

                              JAVA语言就是典型的翻译方式为编译的编程语言,

                              虽然不是编译成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但是同其他以编译为翻译方式的高级编程语言的原理大体上是相同的。

                              最明显:C/C++,可以编译成二进制代码,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exe文件)

                              都是先编译再运行,而且是一次编译到处运行,效率非常高。(只需要在第一次运行的时候编译一次)

              2)解释:解释性脚本语言的程序不需要编译,解释性脚本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

                              解释性脚本语言有专门的解释器来负责解释,不过每次都需要翻译,效率比较低。

                              JavaScript 就是一种解释性脚本语言

         ④JavaScript也有自己专门的解释器——JavaScript引擎,它存在于浏览器端,作为浏览器的一部分

一句话: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css(层叠 样式表)、JavaScript脚本语言这三样东西在浏览器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前端界面

(4)这三样东西在HTML页面中的位置

html的基本结构          

<html> <head> <!-- 头部中包含的标记是页面的标题、序言、说明等内容,它本身不作为内容来显示,但影响网页显示的效果 --> </head> <body> <!-- 显示实际内容 --> </body> </html>

①html:贯穿整个页面

        ②css:三种声明方式

                     外联样式表:在head便签中 用link标签的href属性来引用后缀名为.css的css样式文件

                     内联样式表:在head标签下的style标签中,选择器 + 样式声明

                     内部样式表:在标签的style属性中添加css样式声明

        ③JavaScript:在<script>标签中,可以在head标签中,也可以在body标签中(区别一会再说)


小总结:以上内容总结出一句话:目前为止,在整个html页面中,可以写html代码、css样式、JS脚本语言

       位置:html贯穿整个页面,css可以定义在head头标签中,也可以在定义在html标签的属性中

                                         JavaScript定义在<script>标签中,<script>标签既能在head标签中定义也能在body标签中定义

问题1:JQuery、EasyUI也可以写在html页面中

             jQuery是一个快速、简洁的JavaScript框架(本质上也是JavaScript)

             EasyUI:类库中都是以 .css和.js结尾的文件。别人写好的css样式和JavaScript(本质上也是css和JavaScript)

             所以追其根源,html页面中就是 html、css、JavaScript

问题2:jsp中能编写Java代码

             jsp是特殊的Servlet,本质是Java,是Java就要运行在服务器端,浏览器是不能解析Java代码的

             为什么用浏览器访问jsp时能在浏览器端显示呢?

             分两种情况:

             ①对于html文件,当我们用浏览器访问时能自动解析,解析完毕就会将内容展示在浏览器上

             ②对于jsp,当我们用浏览器访问时,我们写好的jsp文件会生成.java文件,服务器运行JAVA文件,会把jsp中编写的html代码,发送给浏览器

                 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编写的HTML文件被浏览器直接解析

                 而我们编写的jsp,是借助JAVA代码将html代码发给浏览器,浏览器再解析

                 本质上都是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这里的html代码,包括刚才说的html、css、JavaScript)

2.加载顺序

<html> <head> <!-- 引用外部JS文件 --> <script src="..........."></script> <!--引用外部css样式 --> <link href="............."/> <style> .............. </style> <script> .............. </script> </head> <body> <script> .............. </script> </body> </html>

从上到下运行,先解析head标签中的代码,

(1)head标签中会包含一些引用外部文件的代码,从开始运行就会下载这些被引用的外部文件

         当遇到script标签的时候

         浏览器暂停解析(不是暂停下载),将控制权交给JavaScript引擎(解释器)

如果 <script>标签引用了外部脚本,就下载该脚本,否则就直接执行,执行完毕后将控制权交给浏览器渲染引擎

(2)当head中代码解析完毕,会开始解析body中的代码

         如果此时head中引用的外部文件没有下载完,将会继续下载

         浏览器解析body代码中的元素,会按照head中声明一部分样式去解析

         如果此时遇到body标签中的<script>,同样会将控制权交给JavaScript引擎来解析JavaScript

         解析完毕后将控制权交还给浏览器渲染引擎。

         当body中的代码全部执行完毕、并且整个页面的css样式加载完毕后,css会重新渲染整个页面的html元素。

(3)按照之前的描述,<script>写到body标签内靠后比较好,

         因为JavaScript 会操作html元素, 如果在body加载完之前写JavaScript 会造成JavaScript 找不到页面元素

         但是我们经常将<script>写到head中,body中不会有大量的js代码,body中的html代码结构会比较清晰

         window.onload: 等待页面中的所有内容加载完毕之后才会执行

         $(document).ready(): 页面中所有DOM结构绘制完毕之后就能够执行

         可以这样理解:window.onload 和 $(document).ready()/$(function(){}); 相当于  写在body 内  最靠后的<script> 代码段



DOM文档的加载顺序是由上而下的顺序加载

1、DOM加载到link标签

css文件的加载是与DOM的加载并行的,也就是说,css在加载时Dom还在继续加载构建,而过程中遇到的css样式或者img,则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待资源返回后,将其添加到dom中的相对应位置中;

2、DOM加载到script标签

由于js文件不会与DOM并行加载,因此需要等待js整个文件加载完之后才能继续DOM的加载,倘若js脚本文件过大,则可能导致浏览器页面显示滞后,出现“假死”状态,这种效应称之为“阻塞效应”;会导致出现非常不好的用户体验;

而这个特性也是为什么在js文件中开头需要$(document).ready(function(){})或者(function(){})或者window.onload,即是让DOM文档加载完成之后才执行js文件,这样才不会出现查找不到DOM节点等问题;

js阻塞其他资源的加载的原因是:浏览器为了防止js修改DOM树,需要重新构建DOM树的情况出现;

3、解决方法

前提,js是外部脚本;

在script标签中添加 defer=“ture”,则会让js与DOM并行加载,待页面加载完成后再执行js文件,这样则不存在阻塞;

在scirpt标签中添加 async=“ture”,这个属性告诉浏览器该js文件是异步加载执行的,也就是不依赖于其他js和css,也就是说无法保证js文件的加载顺序,但是同样有与DOM并行加载的效果;

同时使用defer和async属性时,defer属性会失效;

可以将scirpt标签放在body标签之后,这样就不会出现加载的冲突了。


CSS样式为什么放在head中,而不放在body底部

放在body底部,浏览器会快速闪一下"css样式加载顺序", 这时的样式是浏览器默认样式,说明了浏览器已经渲染过一次;等底部css文件加载完,又重新渲染一遍;放在head中,在加载html前,加载完了css文件,这时渲染一次就OK了。

结论:

放在body底部,在DOM Tree构建完成之后开始构建render Tree,计算布局然后绘制网页,等css文件加载后,开始构建CSSOM Tree,并和DOM Tree一起构建render Tree,再次计算布局重新绘制;

放在head中,先加载css,构建CSSOM,同时构建DOM Tree,CSSOM和DOM Tree构建完成后,构建render Tree,进行计算布局绘制网页。

总体来看,放在body底部要比放在head中多一次构建render Tree,多一次计算布局,多一次绘制,从性能方面来看,不如放在head中。再次,放在body底部网页会闪现默认样式的DOM结构,用户体验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