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第11版整版刊发文章《11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圆满成功商业航天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多家官媒同时关注我省航天城商发首发圆满成功。2025年1月17日,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第二场)在海口召开,文昌市市长曹树育出席并介绍航天城发展相关情况。
1月初我前往文昌游玩顺路考察,一路实地考察了文昌文城、航天城、清澜片区。冯飞书记指出文昌在全省产业发展中地位特殊,肩负着“向天图强”的重要任务,是海南培育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要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要高标准高定位打造好具有中国特色,展现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世界级航天城,对标甚至超越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卡纳维拉尔角”,我认为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锚准目标定位,进一步加快“三区三链”建设。打造以“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高新区、发射区、旅游区”协同的发展布局。结合航天发射观礼、航天旅游线路、航空航天科技体验等发展“航天+”产业,打造标志性航天文旅IP,打造好一城两区一港,谋划推进清澜港二期三期改造工程,路网联通文昌卫星发射场,实现火箭海运直达发射场,同步探索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研发试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努力朝着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目标大步迈进。
2.补全基础配套,广聚全球航空航天科研人才。在“三横五纵”主干路网上进一步加快路网建设通车,研究2025年地方专项债务项目,推动清华文昌附校分校尽快招标开工建设,研究新建航天城中心医院,推动中国航天博物馆海南馆尽快开工建设,在航天城布局打造一家具有航天特色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通过补配套实现引人才聚人气活产业的目的。
3.大力招商引资,建立航天城项目库。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一批,入库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将项目合理落地于航天城“航天总装发射区”、“航天创新服务区”、“航天研发制造区”三大产业片区,使蓝图、规划图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图、风景图。
4.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加快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建设,尽快推动校区建成并于2026年前实现招生,通过航天城园区平台公司设立专项研发奖励资金,积极对接推动海南大学航空宇航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军工航天院校科研机构在文昌落地并产出成果对接园区企业进行专利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