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师承,全盘接受老师的教诲然后应用于临床。
虽然简单,弊端也多。
老师水平高,学的也真,但学术固化也严重,一旦接受了想要跳脱出去改变太难了。
如果老师水平不高,也容易全盘接受错误的理论,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庸医很多,就算错了,也要死抱着不放,因为全盘否定数年甚至数十年所学,心中极难接受。
所以,会破罐子破摔,一直坚持到底。
当然,福德深厚也会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精深医理。
火神派开山鼻祖郑钦安就是如此,一二十年一直在庸医的道路上狂奔,偶有一日看到陈修园、舒驰远注解《伤寒论》,从此改弦易辙,进入更高的层次。
昨天写文,有朋友问
验证体系不应该在临床吗?观察患者服药后的状态
好多医生也是这么想的,学了东西就想在患者身上做实验。
这对患者极不公平。
如果理论体系都是错的,都是自己不认可的,应用在临床怎么会对?
只有周流体系多跑几遍,圆融了,才能应用于临床。
碍于认知,有时觉得体系很完善了,可以开方用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觉得好,可以应用于临床,觉得不好,就自己承担认知后果。
错了,不可怕,简单修正就好,怕就怕整个体系都是错的,全盘否定需要大勇气。
一旦做到了洗心革面,收获也是巨大的,整体的认知也会有巨大的提升,整个体系也会更接近于本质,医者的素养也会有更高的升华。
所以,做学问,没有轻而易举的,只有负重前行,反复耕耘,不断开拓进取。
当然,也要认准目标,不要偏离,一旦偏离,再好的体系也是错的。
如何验证?
需要深研经典,与之丝丝入扣,不偏不离,才能看清目标,认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