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惟乔,坚持日更1000天,破局从行动开始!
前两天在得到上听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其中一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
梁宁老师讲,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产品高手?其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中观、微观、宏观。
中观是指方法、技巧之类的。
知道很多中观,可以成为谈资,让外行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宏观是战略布局的能力。
在自媒体时代,是个人都能预测一下未来。这一块随便找一个讲师,都能把你听得头头是道。
微观是指产品微观体感,每一个微小的决策怎么去做。
比如某个按钮用红色还是黄色,这就是微小的决策。好产品就是靠一个个微小的决策叠加起来的。这个感觉能够让你不看数据,就知道某个体验优化是正确的。
其中,最让我受启发的是微观层次。
我们知道未来宏观方向,学到了中观的方法,但最终要把事做成,靠的是微观体感,对细节的把握。
我认为它不仅是做产品需要,其它任何领域都需要。
对微观的把握能力越强,才能证明你在某个领域里是高手。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经历。
那天去看一个老人家,看到他在看股票,我就跟他闲聊起来。
他说,中国的股票真的不行,十几年前3000点,现在还是3000点。
我说,中国股市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国企融资,又不是让散户赚钱的。虽然一直是3000点,但是这么多年完成了多次资金的轮换,一些大的机构都从里面赚到了钱。
一说到机构,他就来劲,“机构钱多,做日内交易,反复操作,赚得就多,他们还用电脑写程序,做量化交易......”
我说那主要是散户和一些游资玩的,机构都是几百亿、几千亿的大资金,做不到日交交易,因为一买价格就涨,一卖价格就跌,只能是3-5年的长线布局。所以一般3年有一个小行情,5年有一个大行情。
随后又聊了一下期货。他说期货好啊,当天就可以卖,买进去见势不对就可以出来。
我问他,那反复做错,那不就频繁交易,亏得更多。反而是股票,每天只有10%,再怎么亏也没期货频繁交易亏得多。
他说,买错了,还可以反过来做空。
我打算问,那震荡怎么办呢
此时正好有人找来,中断了聊天。
几句话下来,老韭菜无疑。因为他对微观的判断,几乎全是错的。
讲中观、宏观,都只能唬住外行,真正内行人忽悠不了。
比如说面试。
我是做运营的,但是运营的细分非常多,内容、社群、转化、视频创作、流量获取......
运营岗就是一个非标岗位。
曾经我以为既然都是运营,那么都是通用的,我做内容的也可以去做其他的。然后我面试了一个抖音投流的岗位。
或者我在网上学习以及请教朋友,成功的通过了hr面,来到业务主管面时,对方问:你的投放策略是什么?
我照着网上的答了。
当时看他的表情,我就知道没戏了。然后对方象征性地问了几个问题,草草结束了这场面试。
后来我学到了。遇到这种情况,比说你怎么投,更有效的方法是——举一个例子。
于是后来面试的时候,对方问你那视频是怎么做的。
我就不讲那些方法了。
而是举例,当时做了一条视频,涨粉10万,这条视频是怎么做的,爆了以后,立马分析爆款元素,然后复制,短短1个月靠这套方法把粉丝做到100万....
随后再补充一下,对比原先做的视频和面试公司内容的不同,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概讲了三分钟左右,对方眼睛都亮了,兴趣立马就起来了。
细节拉满。
面试官感受到了我对微观的把控,那次面试也是顺利拿到offer。
我没做过,这些细节哪里来的呢?
请同事吃顿饭,问他最成功的案例,然后让他把前因后果,所有的细节都讲一遍,再给你看案例的内容、素材。2小时,全搞定。
对一个职业的微观体感,短时间内无法培养出来,那对一个小小的案例,还是能在短时间能掌握的。
当然,这只是取巧,如果对方再多问两个问题,估计我就露馅了。
真正的微观体感,是分享不出来的。
正如《道德经》开篇所讲,道可道,非常道。
这种微观体验,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
我想起以前帮同事改文章。
第一遍,我告诉她,整体结构混乱,要怎么怎么改。
她改好后给我看,这回又缺少论证,于是又找案例来补充。
再改好后,我认为语言缺少温度,差点用户思维,再改。
......
改到第三遍,她有的委屈,我明明按要求改的,为什么还不行呢?
但是具体差哪里,我也说不出来。因为中观层面的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微观只能用“用户思维”“差点吸引力”“风格与以前不一致”来表达。
我要说全篇都改一下,那就有点打击人了。
于是,我只能亲自动手来改。
既然微观体感有着大量的细节,靠逻辑推理,听课,看书是学不到的,那要如何培养呢?
1、亲自实践。
这是必然的。
只有自己亲自做一遍,才能对细节了如指掌。
并且是反复做,每一次都存在大量的细节,总有自己做错的时候。后一次,针对前一次做错的地方进行优化。坚持2-3年,基本在一个领域就能成为高手。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刚毕业的同学要去大厂。大厂有完善的业务体系,能提供稳定的实践空间。
2、有高人带。
为什么要找高人带,成长更快?
以前我可能解释很多,但现在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了——因为高人有微观体感。高人能在你做一件事的每一个细节上,帮你决策正确,再经过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可以节省大量的实践时间。
我的知识体系也更加纯粹了,这也是成长的细节。
但并不代表,只研究理论的人一无是处。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还要花高价去商学院学习,难道他们只是为了人脉吗?
显然不是。
他们本来就有微观体感,现在寻找中观、宏观,正是补足三个层次。
理论,能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梳理成方法论,打通知识体系上的堵点,能帮自己更上一层楼。
但对我们缺少微观体感的人来说,想要成为高手,一定要注重——通过实践把微观体感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