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住楼的日子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2期“融”的专题活动。

后半夜,土炕逐渐凉了起来。缩在被窝里仅有的一丝温热是身下和被子接触的地方,还是来源于身体,并且正在被冷炕一点点地蚕食。七十多岁的老宋翻身坐起,他实在躺不下去了,拉亮了电灯,穿好了衣服,提上鞋下地到了外屋。

外屋冰冷的空气顿时将他围拢起来,老宋不由得打了个儿寒颤。他哆嗦着拾起炉钩,先是去掉炉盖,接着在炉底蓄好了秸杆段,再往上装填玉米棒,最后压实了煤块。等盖上炉盖,随手划燃火柴燎了张废纸,塞到炉壁子下,瞧着炉火一点点地着了起来。

老宋弓身从炉子旁边站起,使劲儿搓了搓手,便去倒了杯热水,呷了一口儿压下寒气。冬天可真是遭罪,难熬。室内寒冷,生火取暖也是麻烦。还是住楼好啊,老宋想起了袁五的话。 袁五是同乡,几天前老宋去镇上买煤,两个人碰到。

十多年前,袁五在镇上某个小区买了一所楼住着。“冬天还是住楼好啊,屋里总是恒温。不像农村住房烧坑取暖,过程乌烟瘴气埋汰费事不说,单单取暖效果看,土坑热得快凉得也快。”袁五两只眼睛大睁着,嘴角翕动间泛着白沫。

临分开时,袁五对老宋说,“留着钱不花有什么用。不干啥你也来镇上买所楼吧,现在楼价也不高,住着舒适。主要是冬天取暖解决了恒温问题,又省去了生暖气炉子带来的麻烦。”看着暖气炉内刚刚升起的微弱火苗,感受着身边周围的寒气,老宋动起了买楼的心思。

隔天天气不错,老宋说动媳妇来到镇上小区寻找楼房出售广告,按照上面电话联系了几家,并实际查看了房子状况,结果有的房子格局没相中,有的房价觉得过高不划算,有的供热取暖不好,有的位置偏不论出行或买东西都不方便,大都不中意。楼房看来看去,弄得老宋心烦意乱,他本身性急,最烦磨唧。

“想买所称心如意的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真是费劲。找个熟悉小区情况的人帮搭个儿吧,兴许容易些。”老宋想到了袁五。袁五来镇上小区住多少年了,对小区情况熟悉,可以提供给相关信息。于是,老宋拔通了袁五的电话。

袁五很高兴地答应帮忙看楼,并说他居住的小区内有户想卖楼,觉得可以。老宋觉得袁五是同乡,话语可信。便在袁五撮合下花了十二万元买下了那户出售的楼。住进了楼,不需自己动手烧煤取暖,又省事又干净,老宋心里高兴,觉得这十二万元钱花得值。

人逢喜事精神爽,乔迁新居舒适的生活,让老宋神采奕奕,出入楼房脸上都挂着微笑,小区内见着别人都愿意主动热情地接近,他要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并让别人与自己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就在小区内一角,有块健身娱乐的场地,早晚茶余饭后或白天待着无事,总可以看到人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在此活动,快乐的老宋乐于其中。这天老宋溜达到这里,碰到了一个人。

“喂,老哥。你是这个小区的住户吗,怎么看着你眼生呢?”

“是啊,我刚住进来的。”

“噢,那就对了。要说这个小区里的住户几乎没有我不认识的。”

“哦,您贵姓。”

“姓潘,潘仁美的潘。”

老宋一听想笑,心想这个人真有趣,说出姓氏还要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而且还是个反面人物。不过这个人言语主动热情,看上去很好接触,天生让人有种亲切感。

“您贵姓,住在几号楼几单元?”

“免贵姓宋,小区内十一号楼四单元。”

“啊,十一号楼四单元,知道知道。原来那有个住户姓钱,楼房不住了想卖来的。”

“巧了,我买的就是他家的房子。”

“花了多少钱呢?”

“十二万元,这价咋样啊?”

“嗯,行了,还行。”老潘略微沉思一下说。

老宋从他的神态和语气中多少感觉到一丝异样,心里面便开始划了魂,潜意识告诉他楼房有可能是买贵了。不过转念一想,楼房是老乡袁五介绍买的,当是可信值得依赖的,便一时打消了这种疑虑。

和老潘简单地又聊了几句闲事,老宋便离开了娱乐广场向自己家走去。在自家楼下他见到老伴在和一个年岁相仿的妇女说话。见老宋过来,老伴便对那妇女说:我们家老头子回来了。那妇女看见,马上接着说:“大姐,那你先忙着,改天有空儿再聊。”然后转身离开了。

等进了屋,老伴对老宋说:“刚才那女的是咱跟前楼房住户,她说咱家房子先前房主卖价要十一万,咱十二万元买下来多花了一万元呢。”

“是吗,不会吧?那样的话袁五不是坑咱们俩吗,照实说是老乡不应该啊。”

“就你拿谁都当近人,你以为谁都会和你一样老实。”

老宋听老伴这样一说,不免想起广场上碰到的老潘神情、姿态,便有点回过神儿来,确信自己买楼是多花了一万元钱的。他感觉自己被袁五当作猴子耍了,自己买房多花了冤枉钱,袁五从中得了好处。想象着袁五侧身斜倚在沙发床上,手里捻着自己买楼的钞票过数,顿时牙关咬得咯吱吱响。

“好你个袁五,真不是东西。老乡的钱你也诓骗,丝毫不讲人情。自己真是瞎了眼,买楼找到了你。”老宋心里面骂着,恨不得当面甩袁五几个脖溜子,外加一顿臭骂。

接下来日子,老宋有些郁闷了,一连好几天憋在屋里没有出门。想着上门去找袁五讨个说法,说楼房自己买贵了,可谁又会给作证呢。无凭无据的,到头来只会给人家落下你胡乱猜疑和道听途说的话柄。

想着关系也会因此紧张,袁五这个人痞气比较重,在小区又住了许多年,关系网相对也复杂,得罪了他自己也捡不到好果子吃。

忍吧,老宋一股火堆积在心里,弄得身体口干舌燥,吃饭没有胃口,还引起便秘。老伴看见心疼地说:“想开些吧,别再把自己身体搞坏了。到时你自己遭罪,反叫别人笑话。唉!买了楼房挺好的事,还弄出这么不痛快的事来。”

“老哥忙啥呢,怎么好几天没有看见你出门了呢?”听见身旁手机来了信息的提示音,老宋拿过手机一看是袁五发来的微信,他眉头一皱,将手机扔在了一边,不想回复搭理他。后来一想不妥,不回复一下失了礼数,又会让袁五摸不着头脑,产生误会和生疑。

“头两天出去活动,腰不咋掰了,在家养养就没出门。”老宋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着。

“腰咋还掰了,那注点意别抻着。对了老哥,买完楼你说想安装网线来的,我帮你找人弄下。”

“不用,不用。我自己找物业联系下好了,不麻烦你了。”语音回复得口气不冷不热。

“老哥,和我说什么麻烦。咋的,是不是信不过我啊。”

“只弟你这话说哪去了,咋还信不过你呢,乡里乡亲的,一个村住过。”

“不对劲啊,老哥。我咋听说你现在住的楼买贵了。”

“是谁说的,老哥我可没说过这话。”老宋心想袁五怎么会提到这嗑,是谁从中撺掇话吗?他一下子想到了老潘,如果说自己和谁提过楼的事,只有老潘。可自己也并没有和他说起自己的楼买贵了。

“兄弟,我可没当谁说过楼买贵了。即便有人问起价格,我也是问人家咋样。天地良心,老哥不带撒一句谎的。”老宋言辞切切地作了解释,暗自想一定是老潘和袁五熟识,说了什么话。很快便有人证实了他的这种想法。

在家待了两天后,老宋出门在小区内走走活动筋骨。同是小区住着的以前交往过的熟人碰到了老宋。那人聊了几句话靠近老宋,小声地说有人在袁五面前提到了他买楼的事。老宋一听明白了,那人一定是老潘。

接下来的日子,老宋感觉到哪里有些不对劲儿。微信上袁五总会发来一些骚扰信息,多是人要懂得感恩的话题,字句多是从古代名人名言录上摘抄转发过来的。

这是袁五给自己话听呢,我帮你买楼你得感激我。老宋看见心里来气,你帮我买楼却从中算计了我,还要反过来让我说谢谢,这不是有点欺负人吗。老宋气不过,便回复了句不着头尾无厘头的话:老哥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

说不清道不明,老宋和袁五之间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个人平时很少再有来往,见面碰到也只是简单逢迎两句,心照不宣片刻便各自分开。尤其老宋变得多疑起来,发现楼下园子豆角秧架让人拽倒,他认为是袁五干的,自行车被挪走也以为是袁五所为。

在小区里是住不下去了,老宋自认为一直被袁五欺付,他受不了这份窝囊气,便和老伴商量着卖楼。等印了卖楼广告,马上贴了出去,恨不得一时把楼卖掉搬出小区。

“喂,卖楼吗,多少钱卖?”

“喂,卖楼吗?你家楼多少平。”

广告贴出后,接连打过来五、六个电话,可都是问过后不了了之。最可气的是有个人来看过楼,提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条件,买房款先付一半,手里没钱另一半先赊着。老宋背后想一想,觉得这都是袁五从中捣的鬼,不让你顺利把楼卖出去。

个人售楼不成,最后通过中介总算是把楼卖了出去,价格却是低了些,额外还得支付中介费。不过楼卖了出去,老宋净了心,祛了一块心病。回想自己住楼的经历,犹如做梦一般,尽是荒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