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二、译文
(老子理想的国家是这样的:)国土小且百姓少,就算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工具器械也不使用,让人民都看重死亡而不远离故乡。即使有船有车,也没有人去乘坐;即使有盔甲兵器,也没有机会陈列;使人民回归到结绳记事的淳朴状态。觉得自己的食物是香甜的,觉得自己的衣服是很美的,安于自己的居所,乐于自己的风俗习惯。邻国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见,但人民至死也不来往。
三、解读
1. 第八十章历来被认为,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理想国。
2. “小国寡民”,让国家变小,人民变少,大家就像在一个乡村里生活。
3.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民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担心使用器具之后,会产生投机取巧之心,会失去朴素的品德。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曾写过一篇文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道德堕落》,专门论述了科技对人类道德的影响。当年曾国藩在外做官时,经常给家里写信,让儿子每天下地劳动,让女儿给自己做鞋,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性格和品德。
4.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人民在家安居乐业,而不用去远方谋生。之前人民“轻死”,是因为“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住的地方越来越小,最后流离失所,生存受到了压迫,厌倦了生活,认为生不如死,生无可恋,所以才轻死。我们想要使民“重死”,就要重视民生,使他们在家就能吃得好、住的好,这样他们就会珍惜生命,而且也不用像现在的“北漂”一样,远离故土谋求生存了。
5.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然有车有船,但是也不乘坐。现在很多人打趣说,汽车是毒药,自行车是泻药,走路是补药,所以很多人有时间时都不坐车,而是喜欢走走路,用以锻炼身体。
6.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有军队,但是没有地方放。国家大了才需要军队进行保卫,但是让国家变小,变得“小国寡民”,像一个村庄一样,就没有了战争,也就不再需要军队保卫。
7.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那种朴素的、平等的、和谐的、互相不冲突的理想国的状态。
8. 就像《桃花源记》里的社会一样,人们“甘其食”,不挑剔,吃什么都感觉很香;“美其服”,穿什么衣服都感觉很好,很快乐;“安其居,乐其俗”,能够安居乐业,也喜欢自己的风俗。
9. “邻国相望”,国家小的就像村子一样,相邻的国家都能互相望见。“鸡犬之声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也都能互相听到。“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们在家就能自给自足安居乐业,所以互相之间也不需过多地交往,不交往也就不会产生矛盾、冲突、隔阂和战争,这样也就实现了老子的理想。
10. 这一章的核心是“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春秋无义战,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战争此起彼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老子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国家小一点,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互相之间不打仗。
11. 有句话叫“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因为乱世人活的连狗都不如。另外,经常叫嚣战争的人,其实都是不懂战争的。因为真正懂得战争残忍的人,都知道和平有多么可贵。
12. 我们理解了老子的时代背景,就能理解老子“小国寡民”的良苦用心,也才会对这些历史上有智慧、有慈悲的人,产生深深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