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再出贵子?

继今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发表大实话后,“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言论一发不可收拾,我看到不少评论的文章,同时,我自己也深有感触,忍不住想写下自己的看法。

人是群居动物,离开群体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人们千方百计形成各种团体,如果非要给自己来个定位,我可以说我是一个“物质上的寒门子弟”,那位高考状元说的两极差距我都十分认同,因为我自己亲身经历过。但是,我从不认为也不愿意自己在精神上是贫寒的。

其实我有些反感单从贫富划分的等级,所谓寒门、豪门,贵族、平民,等等等等。不能否认的是,当我们这样区分称谓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带上了有色眼镜。就像有些新闻,所讲的事根本和那个人是哪儿人没有任何关系,但为了噱头,总要加上“农民工拾金不昧”,“农村少年勇救落水儿童”等等等等,仿佛加上这个标签,英雄事迹也会更为光辉。

人其实很少会跟比自己弱势的一方比,只有跟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哪个人生来没有腿,哪个家庭本来就很贫穷,孩子又得了重病,才会感叹一句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过后,又会开始自怨自艾,觉得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其实,能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都不会过得特别不好,至少也应该是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一番成绩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自卑又自尊的心理作用下,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还比不上人家轻松获得的。

我们都忘了,世界上有比我们出色的,也有比我们不如的。不是说不让人追求更好的生活,只是在还过得去的情况下,我们最好还是能知足常乐。我们有知识,会思考,即使在某些方面不去那些家庭优渥,见多识广的人,但我们总能凭自己的智慧慢慢拉近这种距离。而我们一路走过的艰辛总也能提炼出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他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他没有,又有什么好羡慕对方的呢。每个人都一样,世间又有什么趣味呢?

寒门难再出贵子,但是不管哪个时代,寒门总会有几个贵子;豪门多才貌双全的天之骄子,也总会有几个不孝子。凡事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因对象而异。

我们所羡慕的贵族总有一个祖先是寒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纵观历史,多少草莽成了贵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每天都做到心如止水,不羡慕,不嫉妒。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只有在我们内心苦闷时,默默告诉自己,不要过于关注他人的成就,多审视审视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相比有没有提高,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精神上的贵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