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两本书是关于中医的,一本是罗大伦的《救命之方》,一本是《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
这两本讲中医的书也算有些渊源,为胃肠疾病所困,我曾经在2019年3月上过裴明老师的养生课,养身课主要的依据就是《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在养身课结束时,老师送给每个人一本书,就是《救命之方》。
简单概括,就是讲《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的养身课老师送给我了一本《救命之方》。两本书有此渊源,自然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就一起写读书笔记了。
上文已经提过,我看中医书的原因很简单,久为疾病所困。十几年前,看过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深以为然,照着书上的方法去试,有一些小效果,便开始断断续续看中医书。中间看过中医大夫,效果还不错,就更对中医感兴趣。这两本书的阅读便是这种心思的继续。
两本书内容繁杂,思想深刻,若不通读,实在无法感受中医之妙,所以,我准备删繁就简,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总结一下我看完的收获,方便我和读此文的朋友有些实际的身体效果,毕竟我等红尘俗人,实用舒服为上,哈哈。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天年》的封皮上写着:要活得长,还要活得好。人能活多长?每个人的天赋寿命,也就是天年是120岁,两个甲子。人能活多好?尽其天年,安详善终。
那现在人为啥活不长、活不好呢?因为一脚才刹车,一脚踩油门,逆天而为,一个字,作。
从无形到有形——人是咋来的?《黄帝内经》里写的清清楚楚: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从有形到无形——人咋没了?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这些话不好懂,但我看完书大概有些明白,就是感觉人家给人的生死说得明明白白的,让人心里很踏实,觉得原来人就是这么回事。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势而为,自然而然,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冷了就穿,热了就脱,顺着天意来,凡事不要走极端,啥事想开点,俩字,别作。
具体原理,我觉得我还需要再看几遍才能说得很明白,我就紧着我明白的、实用的、能马上做的给自己、给大家总结总结。
1、人到30岁以后,尝试站桩、静坐。
2、遗传基因只是给你提供了健康或者得病的可能性,你要是后天注意,不提供生病的条件,你自然健康,所以,活得长不长,好不好,主要看自己。
3、我们身上自带杀毒软件,是七魄之一,叫“吞贼”(名字很形象吧,古人智慧),它是晚上发挥作用,所以,要早睡觉,熬夜就是熬命,早睡早起是最简单最省钱的养生。
4、人的呼吸都是有数的,所以沉住气,调好呼吸,打通经脉,别总是气喘吁吁的、心急火燎的,省着点呼吸,活长点。
5、所有的猝死都是必然,身体已经出问题,但他无知无觉,还把自己当健康人用,没有自知之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6、吃饭要吃五谷,身体最接受、最能消化的食物。别乱吃,凡吃了不化的都是毒药。
7、小孩要多跑多动,老是教孩子学淑女绅士不让动的就是在摧残孩子;20岁去跑步,30后是踱步,40后是练习静坐,老人就是没事睡睡觉,别硬拉人家起来,要尊重规律。
8、大汗淋漓的运动有风险,还有,大晚上别跑步,危险。
9、身上有很多穴位,人身上自带救命保健的药;万物有灵,自然万物皆可对症下药;伟大中医早就为人写好了救命方子,备齐了救命药材,总结了活命之道,就看你听不听,用不用了。
看完两本书后,俩感受:
1、感恩万物,感恩生命,感恩智慧先人,感恩中医。
2、我何德何能,能生为中国人,好好努力,下辈子还投胎在中国。
好了,说完了,好好看书,好好吃饭睡觉运动,愿我们都活得又长又好!
定个小目标——120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