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语文课上,老师走上讲台。
“上节课留的作业写一首兄弟的诗,今天我们来检查一下。王维同学,你先给大家背一下你的诗。”
王维满脸的自信,朗声背诵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嗯!意境旷达,气度高远,写的很好。杜甫同学,背一下你写的。”
瘦小的杜甫略有忧伤,语气低沉地背道: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情真意切,光照古今,杜甫同学的诗也非常好。”
老师把目光转向坐在最后一排的李白。
“李白同学,轮到你了。”
李白慢吞吞地站起来,小声说道:
“报告老师,我没有兄弟。”
“赶紧回家让你妈再生一个,苏轼你来背。”
“老师,我写的可能有点多。”
“没关系,剩下的时间都交给你。”
苏轼看了看了看自己的同桌——弟弟苏辙,一开口犹如大江东去,忘记了放学铃响、夜幕降临。
我生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
二
哥哥苏轼、弟弟苏辙,一对来自四川眉州的好兄弟,苏轼像李白,率性洒脱,苏辙像杜甫,沉稳持重。
小时候,哥俩总是形影不离,一起吃饭、睡觉、打豆豆,有时趁父亲不在,溜进河里捉泥鳅。
哥哥苏轼对弟弟苏辙说:
“咱俩是好兄弟,永远不分开。”
弟弟嘟着小嘴皱着眉:“万一你成了曹子桓,我成了曹子健呢?”
“那得先问问爹能不能成为曹阿瞒。”
那年,苏轼二十,苏辙十八,哥俩同一天领了证、成了亲。洞房花烛夜,想到自己的床即将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共享,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有点不习惯。
都还是害羞的小鲜肉,找不到回房睡觉的勇气和理由。俩人坐在庭院里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眼皮子像雨点般的降落。
岁月蹉跎,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苏轼的字典里新增一个金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千多年来,这句诗鼓励了无数洞房腼腆的小鲜肉。
又过了两年,苏轼二十二,苏辙二十,老苏说:
“小马驹是时候牵出去遛遛了。”
老苏带着小苏,就像爷爷带着海尔兄弟,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肩并肩走下去。
来到首都开封,那时候叫汴京。哥俩一同参加了高考,又同榜中了进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接下来准备‘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兄弟俩紧握双手:
“好兄弟,咱们一起建功立业,永远不分开。”
这个天真的承诺很快被皇帝的任命给打破。
三
苏轼被外派到陕西做了省长秘书,这是哥俩平生第一次分开,这次分开还只是一个开始,此后两人就像太阳和月亮,有交集的只有光芒。
弟弟送别哥哥,从城内送到城外,从开封送到郑州,一个在高处临风远眺,一个在前方频频回头。
王勃的离别是豪迈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离别是达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苏轼的离别更像是情侣惜别的忧伤: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别着急,三年后你们自会相遇。苏轼想弟弟了,出门看一眼月亮,写一首诗,三年留下七十多首。
为什么哥俩的关系这么好?志趣相投很重要,老苏就是这么过来的。
琴棋书画诗酒花,哥俩无一不精,有共同的爱好,就有共同的语言。
最关键的还是要思想的统一,这一点老苏从来不敢懈怠。
过些年老苏不在了,哥俩也要分开,思想统一还得继续抓,苏轼担起了这个重任。
在凤翔,苏轼用爱国之情与弟弟共鸣:
千金买战马,百宝装刀镮。
何时逐汝去,试与虏周旋。
苏辙热血沸腾,恨不得投笔从戎,跑到边境,做不成飞将军,也能是个范仲淹。
异地生活,苏轼用乡风民俗唤起弟弟的浓浓乡情: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苏辙怎么做的?立刻回复《次韵子瞻记岁暮乡俗三首》,一首还不够,一口气写三首。
聊兴趣,用题画诗沟通感情是一种技巧:
《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苏辙又被挑逗起来了: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王维吴道子画》
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潜移默化的方法,驾驭思想的能力,我只服苏轼。
然而苏轼最好的表现还不在此。
四
一个可以人走的很快,两个人可以走的很远。苏轼明白,必须和弟弟保持政见一致。
哥俩一同反对旧制,支持变法,被保守派攻击,一同反对激进的变法,支持循循渐进的改革,又被改革派攻击。
“弟弟,你后悔不?”
“哥哥,我不后悔。”
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苏东坡突围》
在湖州,苏轼被正式批准逮捕了。
正常人的思维是赶紧写遗书。老婆孩子托付给谁?微薄的家产如何分配?两个儿子谁能继承我的豪放派的衣钵?
都不是,苏轼写了首绝命诗,是留给弟弟苏辙的: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我死了,哪个地方都能埋,你一定会在风雨之夜黯然神伤吧!我和你今生今世做兄弟,等来生还要再结兄弟的缘分。
弟弟读罢声泪俱下,泣血上陈,愿用自己半世功名,换取哥哥一尺微命。苏辙不止一次这样做,而是许多次。
苏辙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告诉世人:
东坡犯了什么罪?只不过是名气太大了,你们羡慕嫉妒恨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会反思,我也有兄弟,为什么没有像苏辙这样的兄弟呢?
多学学苏轼吧!
五
优秀是一种习惯,即使被贬外地,这根线依然不能断。在颍州苏轼想念弟弟,立刻写下一首《满江红 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在密州,中秋之夜,苏轼喝大了,抽出宝剑在月下狂舞,有人说这是醉剑,比公孙大娘舞得好,但重点不在舞剑。
一道神奇的月光照在苏轼的头上,苏轼一开口就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又叫明月,生在秦汉,长在魏晋,司马相如抱过她,陶渊明和她做过邻居。
明月很美,唐代时被李白、杜甫、王维等大诗人追求,情诗写了一大堆。到了宋朝,入了苏轼的词,美得更加不可方物。苏轼把最美的明月送给弟弟,苏辙兴奋的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统观苏轼留下的两千七百多首诗和五百多首词,除去写爱情的、写风景的、写壮志难酬的,剩下的三百首是写弟弟苏辙的,约占总数的十三分之一。
三百多首诗词,有兄弟快乐时的分享,有悲伤时的倾诉,有朋友情的调侃,有兄弟情的流露。如果将二人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应该叫《哥哥思念弟弟之不二情诗》。
六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苏轼在哪里,苏辙就会离他不会太远。
比如,苏轼任职陕西凤翔,苏辙就在河南三门峡鸿雁传书;苏轼被贬山东诸城,苏辙则在河南商丘登高遥祝;苏轼被贬海南昌江,苏辙则在雷州半岛同钓海鳌。
弟弟说:离的近一点,思念就会少一点。
宋徽宗,就是那个自创瘦金体、爱艺术不爱江山的皇帝,将六十六岁的苏轼从海南召回。
船到了常州,画面应该是这样的:
苏轼,
撑一支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可是苏轼没有放歌,他把所有的思念和眼泪,统统留给了弟弟,就像李白的离世,留给杜甫的不是诗坛盟主、江湖第一,而是知己已逝、寂寞无敌。
生前未能常伴,死后定会相随。今天我们一提起苏轼,总会想到,他有一个好兄弟,名字叫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