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生赢家向后辈传授经验的时候,总喜欢强调一个信息——助人为乐。
一项对美国大学毕业演讲的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演讲都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他们向毕业生说:无私地把你们的时间、精力和经验分享出去,能让你收获成功的事业和充实快乐的人生。
相比自私的索取者和从不白帮人忙的“对等者”,给予者为组织带来的价值更大,得到认可的机会也越大。
但他们患上“奉献疲劳症”的风险也最高。如果他们不保护自己,对他人的投入就会让他们在工作中不堪重负,而且也会在家庭生活中面临更多压力和冲突。
变质的善意
我们做了一项统计,发现全世界的工作中都大量存在协作超载现象,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那些乐于助人的员工,得到的“回报”只是大堆的帮助请求,以及没完没了的会议。最后他们身心俱疲,他们的同事还会因无法获得帮助而发出抱怨。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将慷慨与无私混为一谈。正如作家卡洛琳·麦格劳所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地认为,做一个好人就必须一周7天24小时待命。”高效的给予者并不等于,在任何时间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而是要确保帮助别人带来的收益,高于你的个人损耗。
帮助别人也是一门学问,到底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
1、多提供主动帮助,减少别人向你提出的被动帮助
被动去帮助他人通常令人疲惫,但主动帮助他人则使人精神焕发。如果你提供的被动帮助与你的兴趣和技能一致,那么你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给他人带来的价值也更大。而且如果你主动选择帮住别人,这对你的动机、创造力和心情都有好处。你不再被认为是万金油,而是有几项所长的专家。
根据对美国人进行的一项代表性民调,我们发现了6种给予模式:
专家型,分享知识。
教练型,传授技巧。
导师型,提供建议和指导。
联络者型,牵线搭桥。
协助者型,提供实操任务支持和情感支持。
额外付出者型,早来晚走自愿承担额外工作。
不要觉得自己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看看上面的清单,想想对你而言什么最合理,找出2-3种为他人带来独特价值的方式——做你擅长且喜欢做的事。
2、选择帮助别人的时间
在你感觉很疲惫的时候,你不一定是要减少帮助别人的时间,更多的是要调整节奏,明智地分配时间。
日行一善好似杯水车薪,对情绪没有作用,但如果你每周四都帮助5个人,就会觉得每周都做出了改变,而且在剩余时间里你可以更灵活地推进自己的工作。
对销售人员的一项调查也说明:对不擅长管理时间的人而言,帮助他人意味着绩效更差,但对那些擅长时间管理的人而言,则意味着更优绩效。
然而,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帮助别人力不从心。这时候你该如能决定,谁让你值得为他们花时间?
3、并非帮助所有人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能识别出那些自私之人——他们摆出觉得别人理所应当帮自己的做派;把成功都归给自己,把失败推给别人;媚上欺下,口蜜腹剑,过河拆桥;说得多做得少。
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自然能见分晓。但是如果需要花数周或数月才能发现有人在利用你的慷慨,早就为时已晚;同样地,那些真正需要你帮助的人也蒙受了损失。
为防止奉献疲劳,你须磨炼自己在优先处理请求和分辨诚意方面的技巧。最成功的给予者会像急诊台护士那样工作:如果有人就医,他们不会马上给出诊疗计划,而是先收集信息来判定病情的轻重缓急,找出最适合提供治疗的人,同时评估是否有高效的简单治疗方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决定如何甚至是否进行救助。
有哪些线索能让你发现是否碰上了自私的索取者呢?
可以看他是如何向你提出帮助请求的。给予者很清楚,求助将占用对方的时间,会尽可能为对方的回复创造便利条件。他们会提出只占用你5分钟时间,而且表示会按照你的时间表来安排。但索取者则会突然出现,问你“今天是否能抽空打个电话”,如果你没有马上回复,他们会接连提醒多次,哪怕他们是求助于你的那一方,也会坚持按他们的方式约见。
另一个迹象是,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于帮助,给予者报以感激和知恩图报之念。而索取者将帮助视作公开邀请,希望得到更多类似待遇。你认为的一次性请求,在他眼里就会变成理所当然的持续业务。
对付那些有自私表现记录的人们时,你不能太过慷慨,否则会助长他们的行为。你要以“对等者”的姿态接触他们,让他们投桃报李或帮助他人。
尽管给予让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更具意义,但并不总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平均来看,帮助别人带来的愉悦感并不高。在有些研究中,索取者反而比给予者更快乐——原因很容易想到。当人们无私到耗尽精力的程度,就会损耗自身给予的能力,并降低给予带来的满意度。
慷慨意味着关心他人,但并不以忽略自己为代价。防范过度劳累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没那么无私,但最终会让你给予他人更多。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飞随笔”,可以看到更多文章,期待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