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肝与足厥阴经
肝位居于右胁,对人体的代谢、消化、解毒及防御疾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性喜条达,主疏泄。肝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藏魂。足厥阴经属肝绪胆,所以肝和胆相表里。
1、肝脏的解剖及生理
(1)肝脏的解剖:
古代的解剖学认为肝居于膈下的上腹部肝的上面隔着膈与右肺相毗邻,下面的后部紧邻右肾,相当于第九胸椎处。肝是由肝大叶及厅小叶构成的。它的形成是禊形,颜色为红褐色,肝质柔软而脆弱。这利现代解剖学上对肝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
(2)肝脏的生理:
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肝藏血、主疏泄、主藏魂等方面。肝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水液代谢、血液的贮藏及情志的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分述肝的生理功能。
肝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肝却是血液归藏的地方。血液是随着人的动静而出入,随着阳气的消长而转移。所以人在运动的时候。血随阳气运行诸经络。夜里人静时,阳气应之而静,体内富裕的血液随之归藏于肝。第二天当人体活动需要增加血的时候,充余的血液又从肝出来,运行于诸经,以供养身体的需要。因此唐代的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据现代生理学测定,肝脏可贮存全身血容量的百分之五十五。这说明中医文献对肝藏血的记载是正确的。故《素问·五藏生成论》有“人卧血归于肝”的说法。另外肝还能根据人体对血液所需量的多少,来调节血流量的增、减。一般地讲,人在劳动或工作的时候,机体需要的血液量多,肝就要排出其贮存的血液,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人在休息或睡眠的时候,机体需要的血液量就减少,大量的血液就要回归肝藏。因此人的外周血循环量是随着生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需要。所以肝血是脏腑组织中各种活动的基础之一。据现代生理学研究,肝可以增加血流量百分之二十五,在紧张状态时肝脏至少可提供1000-2000毫升的血量,这足以说明肝能根据人体生理状态的需要,释放出一定的血液,通过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而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肝藏血但同时也要依赖血的濡养。
因为肝是五脏之一,主藏精气而不泻。
肝的阴血充足,则肝阳能够安然地潜藏于阴中,肝气才能疏泄条达。如果肝血不足则肝失所养,就会出现肝阳上亢或肝气横逆等病理变化,造成眩晕、易怒或易恐等病症。因此肝血的充足与否,会直接影响肝的阴阳平衡关系,也会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有舒展、升发的功能。“疏”有“舒展”、“通畅”、“条达”之意,“泄”有“宣泄”、“畅达”之意,疏泄是形容肝的生理特点是一种不郁不散,畅达不受约束,但也不过亢的活没状态纨体的脏腑、组织及气血的活动都是气机活动的表现。肝的疏泄作用维护全身气机舒畅的重要条件之一。例如,在消化方面,肝气疏泄正常则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功能和胆汁的分泌及排泄,那人体的消化功能也得以正常地进行。如果肝气疏泄失常则会导致胃失和降,胃失升清,胆汁也不能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致使消化系统的功能出现素乱。临床中肝气犯胃的病症就是肝失疏泄,影响消化系统的明证。在水液代谢方面,肝气疏泄正常,则三焦气液的运行正常。肝气疏泄失常则气机不利,就会影响三焦水道的通畅,而出现气滞水停的病理现象,导致小便不利或腹水、水肿等临床症状。在呼吸方面,肝气疏泄失常,会影响肺气的清肃,造成肺气郁而不畅,出现胸满、咳、喘等呼吸系统的疾患。在精神活动方面,如果肝气条达,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活动也正常。如果肝气郁滞,人的心情不舒畅,那精神活动就会出现异常如急躁、易怒或多疑善虑等情况。总之,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气机调畅和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藏魂:
肝藏魂是指人的精神意识的一部分活动是属于肝的功能。那神与魂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古人认为,随神往来的叫做魂魂是神的属类,比如梦寐、恍惚,皆为魂所属。《左传·注疏》说:“魂是附气之神。”而神是气的表现,故气聚则魂聚。魂是在神的控制下活动的,它也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范围。人的精神活动在神志方面的表现,如多疑善惑、夜寐梦多、虚怯严重的如狂妄之病,为于周围的事物已失去细观察的能力等等,都是肝藏魂的功能出现异常的表现。另外在辨识能力、判断能力方面,如人体的活动要随时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因此就要用两只眼睛来辨别和认识事物,随之而产生行动的计划或策略等谋虑。这是肝藏魂的功能的又一表现。故尔古人将肝比作将军之官,以将军的有勇有谋比喻肝具有指挥的智谋及筹划策略、防御外侮的作用。但魂是盱之阳气的精华,所以必赖胩血的营养。肝血足则魂能安藏于肝中,所以《内经》有“肝藏血,血舍魂”的说法。
总之,肝藏魂不仅说明肝对人体的神志及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等高级神经活动方面所具备的生理功能,而且说明“魂”是依赖肝之阴血以濡养,赖肝之阳气的精华以充盛。只有这样,人才能足智多谋,办事慎重而有方。此即肝藏魂、主精明的生理意义。
2、足厥阴经的循行及生理
(1)足厥阴经的循行:肝的经脉叫足厥阴经。是厥阴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的大敦穴处,向上沿着足趾部上面循行,经过内踝前一寸的地方,向上循行到内踝上八寸之处和足太阴经相交,然后行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腘(guó, 1 膝盖后弯腿处,俗称腿弯。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素问·骨空论》2 膝弯。委中穴所在部位。辅上为腘。——《素问》)的内侧,再沿着股部的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循行,和肝脏相连,络于胆,接着向上循行通过横膈,分布在胁肋的部位,然后又沿着喉咙的后顥,向上循行进入鼻咽部,连接着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再向上循行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的百会穴处。
它的目系的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绕着唇内。它的肝部的支脉,又从肝分出,向上循行通过横舾,流注于肺中与手太阴经相接。(见图)
(2)足厥阴经的生理:足厥阴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行肝脏的气血,联系并濡养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因为足灰阴经起于足大趾的丛毛处,环阴器,属肝。所以足厥阴经脉以通行肝脏的血气为主。故《灵枢·经脉篇》有“肝足厥阴之脉”的说法。即指出肝与足脈阴经的生理关系。另外足厥阴经属肝,上连于胆、胃、肺三脏。外络于唇及喉咙、目系。它使以肝为主的调节系统,成为一个完整的小有机体。从而维持了肝主疏、肝戴血、肝藏魂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足厥阴经的循行出现了障碍,就会影响到肝为血液的调节作用,对脾胃气机的调节作用,为胆汁的分泌排泄的调节作用,为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总之,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足厥阴经是维系肝脏生理活动的关键。其次足厥阴经联系并濡养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肝通过足厥阴经和眼、筋、爪等组织器官及体表的部位相联系,而这些组织器官也都需要足厥阴经脉运行的血来濡养,从而完成它们各自的生理活动,如视力正常、筋膜滑润、关节的活动灵活等等。如果足厥阴经的经气上逆而不能正常运行,那么与肝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器官就会失于肝的血气的濡养,而出现视力减弱、筋缩挛急、疝气,下肢内侧中部的筋、肉疼痛等病症。
总之,足厥阴经以运行肝的血气为主,联络并濡养着肝脏及其所联属的组织器官。使它们能够完成各自的正常工作。但是足厥阴经还需要依赖肝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正常地运行并发挥它联络肝与各个组织的作用。
3、肝与其它组织器官之问的关糸
(1)肝与目的关系: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是指肝所主的外窍为目。因足厥阴经上连目系,另外肝的精气上通于目,肝血濡养两目。所以尽管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日,但其中仍以肝为主要作用。“目得血而能视”,正说明眼的视觉和辨别能力与肝藏血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出现视觉能力降低或夜盲等病症。如果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则目斜上吊。肝火上炎则目赤生翳等等。这些都说明目与肝的关系密切。
(2)肝与筋的关系:肝主筋。筋是联络关节、肌肉的种组织。它的性质柔而坚固、能伸能屈、能展能旋。筋主管运动,它是附属于肝的组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内经》有“肝生筋”、“肝主身之筋膜”的说法。筋得肝血的滋养才能正常地主管运动。另外,人体无论是从事劳动,还是进行运动全仗着筋力的作用。筋如纮绳一样维系着人体的运动,故有“筋为纲”的说法。当人在疲劳的时候,再坚持劳动或运动时,所需要更多的精气,则由肝来供给。肝气营养筋腱、肌鞬和筋膜,体现出使人能有耐受疲劳的作用,因此有“肝为罢极之本”的说法。如果肝血充盈则筋得所养,关节运动灵活,人体的运动也正常。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就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屈伸不利、角弓反张等病症。当肝的精气衰退时,会出现前阴的痿证。肝的精气衰竭时、会出现舌卷、囊缩等危证。这些都说明肝和筋关系密切
(3)肝与爪(zhǎo指甲或趾甲)的关系:肝与爪的关系是其华在爪。爪是筋的组织表现于外的部分。故有“爪为筋之余”的说法。肝的精气营养于外部组织的是爪甲部分。正常的爪甲坚厚并有光泽。如果肝的精气不足,则爪甲质地薄而软、色泽淡白,有的爪甲中间会出现凹陷的情况。这些都说明肝血的盛衰能影响爪甲的荣枯变化。临床上可以根据爪甲的坚脆、厚薄与颜色的枯娄润泽,来诊察肝脏气血的变化。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足厥阴经是肝与筋、爪、目等组织器官的联络系统。如果没有它的联系作用,肝与筋、爪、目等组织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小的有机整体,肝的血气也不会输送到这些组织器官中去。筋得不到!气的潏养就会失去运动能力。目得不到肝气的濡养,就会失去视觉及辨识的能力所以只有足厥阴绘这个中间的媒介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肝及与肝有密切关系的组织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