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内心极其空虚呢?
如果有,你可曾想过为什么吗?人有三大欲求:
>出自内心的需要,包括灵魂、素养等等
>为了身外的需求,包括名利、物质、攀比等等。
>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需求。
一个看上去很忙的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的闲适和遐想的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
人身上都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
你是一个生命,因此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是一个自我。
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
这三者说明了你之所以是你的本质,也因此,我们的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自我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人们习以为常的不会去珍惜容易得来的东西。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而奋斗,日子一久,往往就会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并为之不顾一切。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都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可本末倒置。
生命的觉醒,就是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而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我们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和快乐。
你诚然可以去追求其他种种复杂的快乐,可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你一定会更加怀念这种单纯的快乐。
成为你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和失败的风险。
>三是因为在意,过于在意他人的评判和回馈,表面上很自我,实则完全失去自我。
>四是因为你不愿意听真话,时间久了,就会沉浸在表象里,对于那些真实的东西会特别抵触,不愿意面对。
德国诗人海涅曾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长期听不到真话,我们的成长势必因为谎言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新中国成立前,京剧大家梅兰芳在戏院表演时,台下一片叫好,喝彩声不绝于耳。唯有一位老人摇着头喊着:“不好!”
演出刚一结束,梅兰芳来不及卸妆,就急忙跑到台下去寻找那位摇头的老人。找到后,梅兰芳用黄包车把他请到家中,并待为上宾,态度极为诚恳地向他讨教:“说吾孬者,是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请不吝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人见他这么有名气的角儿能够这样诚心地向自己讨教,便说:“上楼与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先生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听完,恍然大悟,连声称谢。
自此,梅兰芳凡是在当地演出,都必定请这位老人来看戏,让老人看看自己是否仍有不足。正是梅兰芳不自负,不狭隘,听得进真话,造就了他在京剧界的造诣,成为了一代名家。
真话犹如明镜,它能时刻提醒着我们仍有哪些不足之处。一旦我们打开心门,试着迎接他人传递过来的真实反馈,难以接受就只是一时的。
我们的思想会随着撞击而不断扩容,我们的人生会随着听得进、改得了而逐渐变好。
优秀的人生不仅要听真话,更需要多听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