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企鹅
如果人的记忆能够改写,只保留开心的回忆,
而那些痛苦的记忆全部被抹去,
我们是否会获得真正永久的幸福?
01
很多人都很希望能够有科技公司推出这款产品,或许只要一个穿戴设备,或许只要一个APP手机软件,可以支持记忆擦除功能,像删除桌面文件一样,把我们的记忆分类,那些不开心的,统统delete!
毕竟,有些过去实在痛苦。即便多年后,也不忍想起。一想起就会扯得心扎札地疼。
所以,我想大概很多人都会喜欢Mary阿姨吧。
Mary阿姨就是能够带来开心回忆,并帮助他们“忘记”痛苦记忆的人。这是今年1月在位于上海南京路附近的中国大戏院上演的音乐剧《水曜日》中的灵魂人物。水曜日是日语中的星期三,Mary阿姨专门擦除的就是这些孩子们每个星期三的“痛苦记忆”。这里要特别澄清一点,在古代中国,和现今的日本一样,一星期以"七曜"来分别命名,星期三叫水曜(yào)日。
甚至连他们家大火,父亲被烧死的那天。
到底发生了什么……都被“擦除”了。
就像Mary唱的那样“关上门,把痛苦的记忆锁在房间里。然后,我们走出去……”(歌词大意)
“
可是,如果真的这些痛苦记忆被擦除了,
人们就真的能幸福了吗?
”
02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到今年,是我从事这份工作的第9个年头了,我迄今见了大概快2000个向我倾诉烦恼的陌生人。其中不少人,总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前来寻求帮助。
而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闷闷不乐,总感觉生活不是滋味,但是你问他们“过去发生过什么”,他们却说“好像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你大概会以为他们是不好意思开口,但其实,他们可能是真的“忘记”了。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Mary阿姨”,负责帮我们“清除”一些不愉快的记忆,我们管这个叫“遗忘”、“抑制”、“压抑”。那些特别容易引起我们痛苦的记忆,很可能就在意识层面,不会被我们记起来。
当然,有些痛苦,我们可能还能记得,但是平时我们采取做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剧等来转移注意力,以回避这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也是异曲同工。
可是,我们真的能够靠压抑他们,彻底摆脱过去遭受的痛苦吗?
03
就拿那些虽然“忘记”但是还是来找我的人来说吧,他们总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幸福,整个情绪是“灰色”的,他们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找到原因,然后才能知道怎么解决。
那些看起来已经被“忘记”的事情,却时刻不停地通过各种形式,在生活中若隐若现。你越是想忘掉,她就拼命地让你无法真正释怀。
生活看起来已经甩开了过去,努力向前奔跑,可是你总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在拉扯着你。好像你已经跑开了很远,但是在人生的地理坐标系中,又好像差不多还是在原地踏步,并没有真的离开很远。
所以,这些“忘记”过去的人,总有一天,还是会回来,去寻找这些失去的记忆。他们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对自己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人总是需要过去,才可以活在现在,以及通向未来。假如从中抽走一段,便无法解释得通生活的逻辑,也就很容易陷入迷茫,不知当下的生活到底从何而来,也不知接下去该如何生活才是“对”的。
04
音乐剧中Mary阿姨拼命维护的四个孩子,虽然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但是没有一个真正过得幸福快乐。虽然事发之后,他们就被其他人收养,养父母对他们也都很好,生活看起来“重新开始”了。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对这段“失去”的过去,心存疑问,或心有余悸。他们都很想搞清楚,到底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只有弄清楚了,他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的“重新开始”。
我每年都会把TVB经典刑侦片《刑事侦缉档案I-III》翻出来看一遍,里面郭可盈饰演的高婕就曾因为被人谋害而失忆,忘记了过去,特别是和陶大宇饰演的张大勇的感情。很多人告诉她,过去的她很幸福,和大勇也是有很深厚的感情,劝她不必硬要回忆起过去。可是,失忆的人,好像就是听不进去这些“真话”,总想着一定要回忆起来才行,这样才能真正地以“高婕”这个身份生活,和大勇真正以夫妻身份相处。所以,并不是痛苦的回忆,哪怕是曾经幸福的回忆,一旦失去,人也会怅然若失,不知生活该往何处去。
毕竟,自己也会怀疑和担心,究竟凭什么,我能继续幸福下去呢?
那些嘴里说着“好像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的人,在我的帮助下,想起了:
他们当年犯过的错,
儿提时代,遭遇过的虐待,
冷暴力,情感忽视,
翻天覆地的家庭矛盾,
父母的出轨
同学们施加的校园暴力
……
这些回忆,都十分痛苦。
当他们终于说出来的时候,我自己也能感受到身体像通过电流一般为之震颤。
然而,这却也是他们挣扎着从过去的岁月里站起来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
05
剧中的Mary和她曾经的研究团队,以为通过高超的技术可以让人遗忘过去痛苦的回忆,这样人们就可以生活在幸福之中。剧中,这终究是失败了。
Mary拼命保护下来的四个孩子,以及她以为可以给到他们的幸福的回忆,最终也还是失败了。
如果把Mary隐喻为那些希望我们不去看到痛苦,就以为痛苦可以没有发生过的人,或者那种希望建立可以剔除不幸事件、只有开心快乐事件的管理制度,那么,我想说,这些人和这些制度,也肯定逃不开失败的结局。
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会失败。善意的,恶意的,都不太重要。
人真正长大成熟,就是能够接受过去是包含着幸福和不幸的。只有幸福,或者只有不幸,大概都不是完整的。当然,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
一个人既要有品尝幸福的能力,更要有容忍不幸的能力。
还有,“能带着痛苦的回忆,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
最后的这一段唱词,
大概就是生活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