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后来到上海的第一个周六,看了看日历正是立春时节。
本想睡个懒觉,奈何阳光已经晒到了屁股。
于是我翻身起来开始穿衣服,立春是否说明春天已经来了呢?还没穿好衣服,我已经开始了对阳光下的春日遐想:微风和煦,草长莺飞,河柳抽新枝,野鸭游春江...
随便吃了点早点,很快我就出发了,目标川杨河。
我选择了去张江地铁站的路线,过了地铁站,就是川杨一桥,在桥上视野开阔,不仅可以将川杨河两岸尽收眼底,远眺还能看到对面川杨二桥上面的车流。
一路上我忽而迈步疾行,以此来契合春天里四处散发着的活力,又忽而放慢脚步,以此来保持体力,同时好好欣赏路边美丽的春色。
就这么一路走下来,我发现在立春时节,冬天的苍茫厚重仍然是主旋律。春天的灵巧活泼还只是零零星星,他们刚扣响世界的大门。
倒是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出来遛弯,孩子问着父母春天在哪里,妈妈:让我们一起去乡村的田野,春天就在你的眼睛里;爸爸:星期天我们一起骑车去海边,春天就在潮湿的海风里。
思绪飘飞着,我走在斑驳的人行道上。车流声渐渐在耳边隐去,我开始想象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我看到田野的那边开着一朵素雅的牵牛花,我奔跑起来,想要将这美丽捧在我的手心。
当人流声唤醒我,我已来到张江地铁站。我站在马路边,看红灯闪烁,看人流在地铁站进出。忽然我明白了什么,在城市里,车水马龙遮盖了太多自然的气息。
终于我站在了川杨一桥的中间,我主动屏蔽掉大桥中心道上喧闹的车流声,静下心来,极目远望。
靠的最近处,左岸是公园绿地,右岸则是地铁站旁边的一栋现代化白色建筑。在这一刻,张江展示的是他标准的现代化风貌。
再往远处一点点,左边变成了农村自建房,右边则是一座座工厂车间,此时原始乡镇风貌和工业化遗留混杂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整个川杨河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廊,河水奔流而去不复回,带走古今多少事,也带走多少人的欢声笑语与哀愁。
最后我将视线转移到对面几千米外的川杨二桥,不仅仅是看上面的车流,更想看看两个月前在上面走过的自己。那时的我,刚在上海找到工作,加班还不多,内心充满喜悦。但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事物表面,却没意识到暗藏的风险。
就这样吧,回去咯,给愉快的立春之行画一个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