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白百何新出演的电影《亲爱的,新年好》。
开场便是繁华都市里绚丽的灯光。北京,一个涌入了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人的地方。白百何扮演的女主白束瑾(简称小白),带着一束红色的玫瑰来到男朋友家中,当门打开的一刻,满怀笑容地扑进男友的怀里,男友却问她:你怎么来了,而这一天是白色情人节。温存过后,小白对男友说:我爱你,得到的却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嗯。然后男友便起身,并催促小白离开。看到这里,观众其实都猜得出来明显,这个男友应该是变心了的。
回去的路上,突然而至的大雨、无良绕路的司机、糟心的洒水车、戳心的电话以及一个冒冒失失的京漂小妹妹……小白的这一天估计是糟糕极了。但还有更糟糕的:突然涨价的房租以及没给任何理由的分手电话……再后来随着剧情的铺开,我们对女主有了更多的了解:白束瑾,32岁,10年京漂,母亲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父亲照顾,还背着每月几千的老家房贷。因为生活压力,被迫从出版界改行做了房产销售……如果让我来形容刚开场的这位京漂10年的女主角的现状的话,我只能想到一个词:一地鸡毛。
电影里随着剧情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有着鲜明特色的人,这些人的背后是白束瑾爱情、友情、亲情的相互交织,现实与梦想的相互碰撞……向我们展现了现实中那些背井离乡追寻梦想的人的现实与无奈。
我却独独记住了电影里出现时长加起来估计都不到10分钟的人物——冯金金。
冯金金,小白同公司的竞争对手。刚出场就是带着组员大跳抓钱舞的画面。小白看着这一幕露出了古怪的笑容,而我莫名地讨厌这个笑容……但随后小白就因为销售业绩问题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训导了……
小白看不上冯金金带领组员跳抓钱舞的庸俗,看不惯冯金金为了销售业绩,哥啊姐啊的叫着、搂胳膊抱大腿的,她用low来形容冯金金。
在一场和冯金金的对话中,小白用降维打击来形容自己与冯金金之间,背后的意思是:自己和冯金金根本就不在一个认知范围的,连可比性都没有。
但就像电影里老板训斥小白时说的“low不low看业绩,清高的事你做不好,接地气的办法你又玩不转,你真以为很多事是你看不惯吗?是你做不到。”
冯金金为了销售会绞尽脑汁的搞活动,找托来烘托气氛,而小白脸皮薄、爱端着,还在老套的电话拉客,请客吃饭来做业绩。结果就是冯金金销售冠军,而白束瑾……垫底。
小白是无奈的,追求梦想还未成功,现实就先给了一拳拳的重击。虽然因为沉重的家庭负担而无奈转行,但小白的骨子一直带着文人的清高。在转行的这一年里,她其实心态并没有调整过来,所以她紧张、冷漠、特别的丧,所以工作上她适应的不好,一直拧巴着。再回去看电影一开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渣男开门前的小白,是绷着的是一张脸的,看不到即将见到男友的欣喜,看到的是麻木,是疲惫。
小白的无奈其实是大多数追求梦想的人的无奈,但小白的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有一直鼓励她的朋友,支持她理想的父母,痴心不改的追求者。
没有小白的幸运,那我选择先做冯金金——放下身段去努力工作。追求金钱并不丢人,因为金钱是你生活的基础,追求梦想的底气。任何一个努力工作、通过劳动换取金钱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小白,在看清现实、转变心态以后,去自己不想去的同学会发名片、去拆迁区发传单……然后迅速蹿上了季度销售的龙虎榜,可以看出小白不是没有能力 ,只是原先的她放不下身段而已。
理想,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追求理想的自由。如果理想和现实之间阻碍实在太多,那请先努力把障碍清除掉,第一步就是像冯金金一样,好好工作,最起码在上班的8小时里竭尽所能。工作中总是有看不惯、不如意的地方,大部分时候,面对这些看不惯、不如意,身段放低一点点,只要不越界是不会闪了你的腰的。即使是你最热爱的工作,也至少有30%你不那么喜欢的部分,还不是得弯腰低头。也许你的工作内容和梦想无关,但只要付出都会有回报,你在上班时间锻炼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都是在为理想打地基。现在积攒下来的所有,金钱、能力、人脉都是你日后追求理想的底气。
小白放不下自己的理想,所以有了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京漂小妹妹。但或许冯金金身边也有一个京漂小妹支撑着她的理想。你知道你一直很看不上的同事下班以后都在干什么吗?说不定人家下班以后都是诗和远方呢。每一盏在深夜仍然坚持不懈点亮的灯都在诉说着各自的理想。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生活里面哪有理想啊,理想算个屁,生活就是不那么理想”如果我们一直看不开,一直做端着的白束瑾,那生活永远都会有不理想;但先学着做冯金金,努力用上班的8小时去积攒力量,再用下班后的4小时培养理想,也许过着过着生活就过得理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