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William Maugham)是一位我敬仰的英国作家,他出生与1874年1月25日,去世于1965年12月15日。终年91岁,和同时代的邱吉尔同年生同年卒,有生命的交集。如果用一篇短文来短评他的话,我觉得毛尖在《万象》里的文章,《我的叔叔毛姆》的介绍而最为恰当贴切。
《月亮和六便士》(Moon and SixPence)是毛姆在1919年完成的作品,毛姆时年45岁。
小说是以法国著名的画家高更为原型的一部类似传记的小说。高更在小说中的名字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而“我”则是一名年轻热心的小说家,喜欢交往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一家人,目睹他们家的一夜变故,继而受人所托也就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妻子托付,四处寻访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下落,最后终于找到这位莫名其妙消失的画家丈夫,但后者却不愿再回家。小说结尾,大洋深处的小岛之上,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走完了自己人生历程。
附一句,高更的出名是死后数年的事情,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也是如此。
莫名其妙的消失,堪称为整本小说的转折点。当作为读者的我和作为作者的我都不知所措地呆在转折点的时候,小说中的妻子竟也无法给出解释,这一家人的朋友圈里更是谣言四起。此时两个“我”合而为一,并立志定要一探究竟。毫无疑问,人类的好奇心是通向文明的起点。
转折点之后的小说更加精彩好看,“我”立志探询的原因,竟然在第一次见到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后,
也没问询得到答案。在更大好奇心地激发下,我决定终其毕生来继续探寻,甚至因此成为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唯一好友。
好吧,剧透到此结束。有强烈好奇心的朋友可以找到这本书来一口气读完。我要说,《月亮和六便士》的确算的上一本可以一气读完的好书。在此,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感谢傅惟慈的卓越翻译,他们让我们尝到了甘饴。
分享两段我与此书有关的小故事。
一段是我第一次读《月亮与六便士》时,是2014年冬天,在手机上读电子版本的。一天下班后,我在公交车上读到“我”和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在小旅馆里,我历经艰辛终于见到了主人公。随着主人公开口第一句话,那些描写的衣着,神态和周围场景,全部如同时空错位了一般出现在我周围。我不禁暗自赞叹了声,太牛X!再之后一抬头,竟发现我坐过了好几站路了,于是赶紧下车过马路去了。
另一段是书中关于幸福的一段描述,那还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没有离家出走之前的快乐时光。我牢牢地记住了中间的一句话,它是这么说的,“如果纯粹从善于辞令这一角度衡量一个人的智慧,也许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算不得聪明,但是在他自己的那个环境里,他的智慧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不仅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而且是生活幸福的保障。”为了表示我对于这段关于幸福的描述的敬意和共鸣,我也特意写了一篇小文来回顾我对自己家庭幸福的理解,并分享给我的家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觉得我现在的智慧超过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因为这家伙会讲一些外人无从理解的小笑话,让家人笑得要死,而我根本不会。
我一直认为,推荐一本书的的影响力要远远小于推荐一个真正知名的作家,所以我对毛姆的了解也并非仅限于《月亮和六便士》。大家可以延伸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同时期的小说《人生枷锁》和晚年写的《毛姆读书心得》。
在毛姆一生海量的著述中,他在谈到一些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时,总是先要介绍作家的生平。这些生平介绍在毛姆的笔下,他们不是崇拜的偶像高高在上,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也有缺点的人。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有非凡的创作才能,但也仅此而已。毛姆就是这样对待大师们的,无论在文字中还是在生活中。
这些评价的文字都可以在《毛姆读书心得》中找到。作为延伸阅读第二步,当你读完毛姆的所有或者感兴趣的部分作品后,也可以参考他的评论来开始你的新的阅读旅程。
最后借用冯唐的一句话来结尾。
“在读到足够数量的好小说之前,我不相信任何鬼怪灵异。但是,好小说简简单单透过白纸黑字,将千年前万里外一个作者的生命经验毫不费力地注入我的生活,让我体会生命中不灭的感动。我开始怀疑灵魂的存在。”我觉得他说得也太牛X了,你觉得呢?
这句话之前,冯唐也说,“讲到最后,小说文字不好不重要,结构不好不重要,才情不好不重要,小说最重要的是让你体会到生命感动,就像姑娘最重要的是让你体会到爱情,听到激素在血管里滋滋作响或是心跳。”冯唐也是个特立独行的鬼才,他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书里谈论毛姆是这样说的,“没有背过十三经,看《浮生六记》觉得傻逼,读不通二十四史,写不出如约翰•罗斯金、斯蒂文森或是毛姆之类带文体家味道的英文”,我严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