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发展、演化进程
从上古三代到化民成俗,
成为颠扑不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中华民族用了4000年来“知行合一”!
■上古三代:儒学之源
儒家的创建,并非凭空而生;孔子的思想,亦非全部自创,儒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上古至西周,经年累月的文化积淀,为孔子思想的产生、儒家学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上古三代,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期间社会的变迁及思想的转变,为儒家及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由尧舜禅让转变为父子相传,中国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商周之际,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周以蕞尔小邦取代了大邑商,“天命”是否转移成为周人着重探讨的问题之一。最终,周人把注意力从“天上”投向“人间”,开始关注人世间,人性从此觉醒。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周人赖以立国的制度遭到全面的破坏,社会遂陷入混乱,不复平静。夏商周三代,世官世禄,学在王官,知识被少数贵族所垄断。及至春秋战国,伴随着礼坏乐崩,学术走向民间,世阶层得以兴起。如何在混乱中重建秩序?是当时思想家思考的主要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及相互辩论,遂导致百家争鸣的出现,儒家即在此背景下产生。
■孔子:至圣先师
自从有了孔子,世间才有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孔子开启的儒学文化,成为后世中国的主流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极具东方色彩。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曾在《朱子语类》中引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见孔子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孔子的伟大,在其对“仁”思想的全新诠释,也在于其对中国教育所做出的不朽贡献。秦汉之后的空子,逐渐被偶像化、神化,渐与政治合流,沦为政治工具,遂有千百个不同面貌的孔子。走下神坛后的孔子,更显真实可近,其思想再次放出万丈光芒。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的《宣言》中声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一个需要孔子的时代,不是孔子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孔子,我们需要孔子的智慧再次为我们的精神领航!
■春秋战国:薪火相传
先秦作为儒学发展的第一期,在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时期,儒学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原创期。孔子和他的弟子一同开创了儒学。孔门弟子在儒学发展史上扮演了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的划分可以孔子的趋势为界。孔子去世前,他们同孔子一起创立儒学,是开创者;孔子去世后,他们便成为儒学的传承者与发展者;(二)发展期。此阶段即孔门弟子时期。儒学沿着原创的精神发展,原有的分化在此期进一步扩大,昭示着儒学朝不同的方向走去。纵观此时儒学的发展,大致表现出两种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大派别,一为“主内”派,一为“务外”派,但各自的理论还未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深化期。此阶段即孔门弟子以后至孟子、荀子之前。儒学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就儒学两大派别而言,其发展与走向在此时渐趋明朗。各自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论说更加精致,且试图在理论上取得突破,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完成期。此阶段即孟子、荀子所处时期。儒学的两大派在此时完全形成,原始儒学走向成熟和完善。成熟的表现就是有了完整的理论作指导,即建立在人性论上的修养论。两大派在此期把各自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
■秦朝:焚书坑儒
兴起于西陲的秦人,风俗制度受戎、狄等少数民族影响较深,沐浴礼乐文化较少,注重 农耕与军功。指导秦国一步步强大起来的思想,与儒家宗旨相吻合者较少,而颇合于法家理论。及至秦王政之时,统一天下的条件已经具备,儒家理论难当其任。先秦儒者游历秦国者极少,战国晚期的荀子虽曾东游至秦,但他的理论显然没有受到秦国的重视,反而是他的学生韩非、李斯,深受秦王政的欣赏。秦统一天下的进程,也使秦王政形成了崇尚法家的思想,加之儒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并未随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显得拘谨、迂腐,从而使得秦始皇认为儒学对治国毫无裨益。而儒生对朝政的批评,也最终导致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学说受到重大打击。虽然秦朝不重视儒学,但秦朝在博士制度的设立、儒家经典的传授、礼制的应用等方面仍然功不可没,不可一概抹杀。
■西汉:独尊儒术
汉初,民生凋敝,百业待兴。为了恢复社会怨气,解决诸多社会矛盾,汉初几代君主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与之相应的指导思想是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虽然入学在汉初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儒者为儒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武帝继位后,经济繁荣、政治统一,原来的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汉王朝亟需建立一种适应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体系,以便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董仲舒的公羊学理论得到了汉武帝的欣赏,遂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经学昂首阔步地走上了历史舞台。汉宣帝时,石渠阁会议的召开,使经学与政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孔壁藏书的发现,使许多先秦儒家经典重现于世。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并大力提倡古文经学。王莽的改革,便以古文经学为指导思想。儒学在西汉末年逐渐分化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谶纬神学。
■东汉:经天纬地
西汉后期,政局动荡,谶纬四起。图谶在王莽代汉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对社会心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谶纬与政权紧密结合在一起。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对此也深信不疑,宣布图谶于天下,一时谶纬风行,泛滥成灾,对东汉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谶纬风行之时,虽然不乏批判、反对之声,但并未能改变这种风气。东汉儒学昌盛,帝王将相多为儒生,今古文经学皆有发展,大师辈出。为弥合今古文之间的差别,统一经义,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参与者多为经学名师,会后刊行的《白虎通义》标志着东汉经学与神学的进一步结合,使谶纬正式变成钦定的法典。经学的谶纬化,一方面把儒家学说系统化、通俗化,另一方面也使儒学走向神秘化。
■魏晋南北朝:芝兰玉树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战乱频仍,南北分立,政治分裂将近四百年。这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年代,从东汉后期,北方胡人开始入塞附边,借西晋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挺进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在与汉族的不断冲突,甚至互相杀害中,走向融合。刘渊父子、鲜卑慕容、前秦苻坚莫不如此,而尤其以统一北方的鲜卑拓跋氏融合最为彻底。融合之中,意识形态的接受与重建最为重要而儒家文化无疑是其中的指导原则,北魏孝文帝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进行的一系列汉化改革,就是最著名的例证。
这也是一个学术重整的年代,董卓之乱颠覆了东汉王朝的神圣权威,曹操推行的用人呢唯贤政策削弱了儒家的一统地位,以何晏、王弼、竹林七贤、元康名士为首的玄学日渐兴起,称为两晋南朝的主流思想。佛教传播日益广泛,由上层士族到下层百姓,经过道安、慧远、鸠摩罗什等高僧的改造,日益中国化。儒、释、道三教既对立,相互攻击;同时又吸收,三教同源、三教合一的看法日渐流行。在这一进程中,儒家文化与时俱进,理学发展尤为神速,不仅大师辈出,著作繁多,而且与当时的家族门第、国家政治、社会风习、朝野教育、法律制度紧密相连,成为一时显学,充分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入世特征。
■隋唐:三教合流
隋唐时期(581-907年),为人称道的地方很多。国力强盛,民族融合,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风格雄健,气魄恢宏。但是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个延续三百多年的时代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平庸的时代。六朝遗风余韵犹在,贵族精神、家族传统仍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向往,甚至连皇帝也不例外,太宗修《氏族志》,武则天修《姓氏录》,莫不反映了这种心态。三教合流,道教、佛教相比于儒家学说更受尊崇,尽管唐初朝廷便颁行《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玄宗又亲自为《孝经》作序作注,文宗又将儒家十二部经典全部勒石,但是,汉魏以下儒家繁琐的经典注释方法使经学日见老态,难以深入人心。虽然隋唐之际便有王通的河汾学派提倡王道,强调性理,但是直到中唐之后,先有啖助、陆淳、赵匡等人对《春秋》三传的质疑,率先向儒家繁琐经学提出挑战;继而有韩愈、李翱的激烈反佛,并且借助佛教、老庄理论,突出《四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重视新型研究,完善儒家内容,为宋儒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就此而言,隋唐三百年间,政治、社会层面大多继承魏晋六朝,思想文化层面则开启宋代理学,新旧交替之际,固然乏善可陈,但是历史的演进轨迹,也因此得以历历在目,可兴可叹。
■两宋:登峰造极
两宋时期(960-1279年),常被指责为积贫积弱,前与契丹、西夏签订城下之盟,输银纳绢,后遭金人肆虐,靖康之耻,二帝北迁,绍兴和谈,强虏横行。待到蒙古崛起于大漠哦,铁骑驰骋,更是龟缩江汉以南,最终国破家亡,社稷丘墟,少帝无路可走,大臣背负崖山投海,立国三百余年,可谓屈辱之甚!但是,历史往往最复杂。且不说《清明上河图》中显示的社会繁荣,两宋交子、会子等纸币展现的经济能力,即是文化,宋代也在中国历史上不遑多让。四大发明,宋有其三;科举取士,白衣卿相,此时方蔚为大观;文化名人成批出现,欧阳修、范仲淹、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群星闪耀,光照后世;儒学转型,关、闽、濂、洛,自成体系,影响深远;四大书院,立德立言,自由讲学,以友辅仁,儒家文化由此走向人间,日渐成为国人的日常习惯。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王国维先生则称:“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均有所不逮也。”以貌似孱弱之武力国运,而能有如此巨大之文化成就,文物张弛之间,美誉恶谥集于一身,雄健萎缩众相纷呈,相济相成,相含相孕,横看成岭侧成峰,管窥打量,有余香在口,余味在心。
■元明清:化民成俗
元明清时期(1279-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一统时期,也是儒家思想走向民间,落实为中国人日常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元朝自忽必烈短暂推行科举之后,数十年不开科考,从而造成九儒十丐的局面。后来,伴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和官府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迅速深入民间。不仅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全部以程朱理学为圭皋,而且宋儒尚停留在口头纸面上的种种主张,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逐渐被知识阶层和一般民众所接受,士大夫重气节,民间则重视贞节。风气弥漫之处,不免僵化教条。于是先有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主张和吸纳下层民众的泰州学派,后有顾炎武等人对心学末流束书不观、空谈心性的批评,从而开创有清一代的实学考据之风。晚清西学东渐,坚船利炮之下,国家多遭凌辱,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前后相继,推动洋务,富国自强,开启中国近代化艰难征程的同时,也推出“中体西用”的应对之道。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当政者固然需要委曲求全,如李鸿章被指责为汉奸、卖国贼,但对于普通士大夫而言,儒家文化却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随处可见的官箴、戒石铭,随处可闻的戏文、评书,忠信仁义,勒铭于石,映照于心,虽时断时续,终究藕断丝连。
■近代:中西会通
晚清西学东渐,儒家思想渐遭怀疑。国力的衰微,列强环伺,国家危在旦夕,也使当时很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寻求拯救民族危亡的途径。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孔子作为旧传统的偶像,首当其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批判,地位一落千丈。新旧文化之间,孔子以及儒家,已经变成一个箭靶子,替罪羊,为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所有责任。但也就在此时,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高涨之际,有一批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始终不离不弃,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孔子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新世界的来临更需要孔子思想的滋补,只有孔子的思想才适合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些人,被称为近代新儒家。大陆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儒家重新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一些旨在复兴儒学的学者,他们被称为大陆新儒家。最近几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儒学又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探求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众多学者共同思考的课题。
——《一本书读懂儒家文化》
读书笔记,一字一字敲出来的
戚哲芬2017-09-09